沙鋼:科技領航贏市場
來源:中國鋼鐵現貨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一五以來,沙鋼集團全面實施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堅持科技領航,開展自主創新,優化品種結構,深化節能減排,推進并購聯合,現已成為擁有總資產1800多億元、主要工藝裝備…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一五”以來,沙鋼集團全面實施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堅持科技領航,開展自主創新,優化品種結構,深化節能減排,推進并購聯合,現已成為擁有總資產1800多億元、主要工藝裝備均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全國最大民營鋼鐵企業和國家創新型企業,連續四年進入世界企業500強。
科技領航加快自主創新
“十一五”以來,沙鋼在原創性的自主創新上加快了步伐,不斷優化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的體制和運作機制,兼收并蓄國內外同行先進工藝技術。沙鋼累計成功實施了100多項重大“二次創新”和自主創新的工藝技術,進一步釋放先進工藝裝備的潛能,促進了節能減排,同時取得了一大批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的技術成果,其中多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沙鋼自主研發的“超高功率電爐煉鋼—連鑄—連軋”熱裝熱送短流程節能型工藝路線、從煉鐵到煉鋼“一罐到底”工藝、“低屈強比高強度厚板及制備工藝”、“小方坯生產簾線鋼盤條”等80多項新工藝、新技術分別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
沙鋼圍繞生產經營中心,針對工藝技術上的節點、難點,持續組織開展群眾性的小改小革、“四新”應用活動,鼓勵技術人員和廣大職工對工藝裝備進行改革創新,提高效率,優化質量,降低成本。截至2011年,沙鋼共實施項目1800多項,從中創造綜合經濟效益約20億元。
圍繞市場創新產品結構
“十一五”以來,沙鋼堅持以市場需求作為檢驗產品結構調整優化的標準,充分發揮工藝裝備、科技人才、區位物流等優勢,依托江蘇省(沙鋼)鋼鐵研究院,全面推進高新產品開發工作,形成了品種高新化、生產專業化、經營規模化的競爭新優勢。
近幾年,沙鋼共開發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板材、線材新產品250多個,新產品銷售收入超過了600億元。僅2011年,沙鋼圍繞市場需求共開發20大系列、50多個品種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新產品。
其中,沙鋼研發的27.5mm厚規格X80站場用管線鋼板為世界首創、ERW海底管線用X70熱軋卷板、厚規格超高強度海工板E690等產品、煤漿輸送用管線鋼X65M鋼板等產品填補國內空白,還自主開發了OHTP工藝及低C高Nb微合金化的成分體系,研發出西氣東輸二線用X80熱軋寬厚板,成為我國西氣東輸二線熱軋X80管線寬厚板主力供應商;抗大變形X100管線鋼為國內首家成功試制的廠家;厚度達85mm的A690~E690海洋工程用鋼產品系國內首家采用連鑄坯生產,也是最早應用于海洋工程項目的國產鋼材;研發的超大壁厚、高強韌性X60、X70、X80管線鋼,實現了高壓、超低溫環境下管線輸送氣壓站用鋼板的國產化,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產學研結合打造科研平臺
“十一五”以來,沙鋼以推進自主創新、結構調整為主線,大力培育一支高素質技術隊伍,組建了先進鋼鐵材料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沙鋼還與北京科技大學、鋼鐵研究總院、東南大學、東北大學、武漢科技大學等建立高層次合作平臺。
2007年,“江蘇省(沙鋼)鋼鐵研究院”正式建立后,沙鋼投入資金5億多元,對鋼研院實施國際先進水平的軟硬件建設,從海內外引進了100多名鋼鐵專業高端人才加盟沙鋼,聘請世界著名工學博士擔任研究院院長,由包括國家首席科學家在內的資深專家組成技術委員會,成立了10個研發部門,著力進行低成本、高性能的先進鋼鐵材料及其成套生產技術的開發和利用,涉及工藝優化、質量控制與改進、高附加值鋼材的開發、品種鋼的研發與理論探究和建模分析等多個領域。
江蘇省(沙鋼)鋼鐵研究院成立以來,充分發揮人才集聚優勢,取得了一系列自主創新成果。到目前為止,該研究院已經完成23個重大研發項目,開發成功合金減量型Q345板卷等44個高端板材、線材等產品,豐富優化了沙鋼的產品門類,累計申報國家專利34項,發表專業論文24篇,出版專著2部,還參與制定相關行業標準4個,為沙鋼集團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提供了科技研發平臺的重要支撐。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安鋼:科技創新助推轉型升級 下一篇:本鋼:創新助推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