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鋼:科技創新助推轉型升級
來源:中國鋼鐵現貨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進入2012年,安鋼集團在科技戰線上捷報頻傳:獲得9項國家專利;檢測中心再次以優異成績通過國家認可委員會現場監督審核;入主安陽市軟件技術創新聯盟……一項項創新,一項項突破,是安鋼持續…
進入2012年,安鋼集團在科技戰線上捷報頻傳:獲得9項國家專利;檢測中心再次以優異成績通過國家認可委員會現場監督審核;入主安陽市軟件技術創新聯盟……
一項項創新,一項項突破,是安鋼持續推進自主創新的的結果。一直以來,安鋼始終把科技進步擺在突出位置,堅持創新驅動,激發企業創造活力,為發展建設提供內生動力,使科技創新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強勁引擎。
硬件建設撐起科技安鋼
自2003年以來,安鋼相繼確定實施“三步走”和“內部做強、外部做大”兩大發展戰略,持續調整結構,推進產業升級,實現了裝備大型化、工藝現代化和產品專業化,一大批工藝裝備達到國際領先、國內一流水平,創新的硬件基礎實現質的飛躍。新世紀之初,安鋼博士后工作站掛牌成立,這也成為安鋼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的新起點。與企業大發展同步,安鋼加快高水平研發中心建設,打造出了一批在國內、行業內響當當的創新資源“金字招牌”。安鋼技術中心、實驗室升級為國家級技術中心、實驗室;一批科研機構也先后落戶安鋼,為企業科技創新增添了深厚的技術底蘊。
體系建設提升科技創新力
科技創新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為了保證科技創新真正在發展實踐中扎根生長,“十一五”以來,安鋼累計投入科研經費93.68億元,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
建立產學研銷用一體化模式。安鋼積極改進生產組織模式,成立了以生產線為核心、面向市場、自前而后的統管流程,增強了生產、研發和市場的協同;先后與鋼鐵研究總院、北京科技大學等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共同進行前瞻性、關鍵性技術研究,研發實力進一步提升。
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安鋼建立健全“識、用、育、聚、留、勵”為中心的人才培養開發和評價考核管理機制;大力推進人才隊伍整體建設,有效改善了管理、技術、操作三支隊伍的文化、專業和技能結構;培養出了一批具有行業先進水平的核心技術人才;建立高層次人才引進機制和政策,招賢納士,為企業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完善創新激勵機制。打通管理、技術、操作人才成長通道,擴大專業技術人才的評聘比例和薪資待遇;開展青年科技工作者評選并進行專項表彰;積極探索有利于創新的多元化激勵形式,制定項目承包、課題承包工資制等,并對在關鍵、核心工藝技術方面作出重大貢獻的科技人才給予重獎。
開放的創新體系有效地催生了科技繁榮。“十一五”以來,安鋼主持和參與國家標準修訂5項;完成科研課題113項,申請國家專利83項,獲專利55項,擁有自主開發技術34項,成果轉化率100%。2009年,安鋼被授予“河南省首批創新型企業”稱號。
創新驅動提升發展品質
成立于2010年的自動化公司是安鋼的“新兵”,兩年多來該公司加快科技創新,已經逐漸發展為河南省軟件行業的領航者。
這是安鋼結合實際釋放科技創新潛力的一個集中體現。站在創新的高度,以創新的視野,推進創新型企業建設,使企業在創新中轉型,在轉型中突破,在突破中提升,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實現突破。安鋼3座150噸轉爐全部實現“一鍵式”自動化煉鋼,實現了連鑄連軋、熱裝熱送;自主研發成功“煉軋生產時刻表生產組織管理系統”,實現了全鋼種生產節奏均衡控制,獲得國家冶金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
鋼鐵制造邁向高端。一批代表當今鋼鐵行業先進水平的產品在安鋼實現井噴式爆發:跨過極少數企業技術壟斷的門檻,加入“硅鋼生產俱樂部”;被譽為“皇冠上明珠”的簾線鋼成為安鋼主打產品之一;成為國內少數幾家掌握不銹鋼軋制工藝的企業之一……
目前,安鋼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形成中厚板、卷板等為主的60多個品種、6000多個規格的產品系列,累計有15種產品獲得冶金行業“產品實物質量金杯獎”、6種產品獲得品質卓越產品。
綠色發展換擋提速。近年來,安鋼先后建設或改造了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等項目120多個;創新改進節能減排模式,引入清潔發展機制,兩個項目成功注冊為聯合國CDM項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雙溫雙壓余熱鍋爐發電系統技術具備國內領先水平,類似的技術創新在安鋼各條戰線上不斷誕生。
延伸閱讀
- 上一篇:西鋼年度累計自主發電突破一億千瓦時 下一篇:沙鋼:科技領航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