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鋼:創新助推企業發展
來源:中國鋼鐵現貨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年來,本鋼集團依靠科技的力量,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形成高效的技術創新體系,使本鋼產品結構向精品化、高端化邁進,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比率達85%以上,…
近年來,本鋼集團依靠科技的力量,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形成高效的技術創新體系,使本鋼產品結構向精品化、高端化邁進,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比率達85%以上,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的自主研發能力居國內一流,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已形成獨具特色的自主專有技術和產品。
加大技術改造力度
本鋼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要求,堅持高起點、高水平,累計投入290多億元,先后對本鋼板材公司、北營公司的礦山、焦化、煉鐵、煉鋼、軋鋼系統進行了大規模技術改造。東北最大的現代化大型高爐、世界最寬的2300mm熱連軋機組,先后落戶本鋼。同時,本鋼新建了第二冷軋生產線、熱軋酸洗板和冷軋無取向硅鋼生產線,完善了特鋼的冶煉和軋制生產線,使得鋼鐵主業整體技術裝備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為實現產品結構由低端向高端的調整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改造過程中,本鋼始終堅持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了許多具有特色的專有技術和核心技術,部分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消化吸收創新汽車板一貫制技術,使本鋼的汽車板獲得了國內外多家汽車制造企業的認證,產品質量在業界擁有良好的口碑。目前,本鋼已形成了鐵礦石降硅提鐵選礦技術、大型焦爐及干熄焦技術、大高爐冶煉技術、潔凈鋼生產技術,高級別管線鋼、汽車板一貫制技術、優質特殊鋼生產等多項核心技術。
搭建新產品研發平臺
“十一五”以來,本鋼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加大了新產品研發力度,“雙高”產品的生產量和研發數量大幅度增長,產品實現了從中低檔到高端的重大轉變,并能按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生產。汽車用鋼、高級別家電用鋼、管線鋼、集裝箱用鋼等高端產品已成為本鋼的主導產品;汽車板產品從無到有,實現了系列化、規范化,規模化生產,用戶已達近40家并實現了批量出口;高級別管線鋼的研制生產飛速發展,產品應用于印度管線、西氣東輸二線等十幾條重點管線工程,其中X100是目前本鋼在國內獨家試生產的最具有應用前景的熱軋帶鋼;家電板實現了國內海爾、三星、奧克斯等國內知名品牌的全覆蓋;集裝箱板、汽車車輪用鋼成為國內知名品牌,市場占有率達60%以上;高級別鋼絞線及鋼簾線用鋼的成功開發也得到用戶好評,跨入國內先進水平。
推進產品認證,為樹立本鋼產品形象拓展了空間。近年來,本鋼多項產品取得國際國內認證和評定,為增加出口和占領高端產品市場奠定基礎:X80高等級管線鋼通過中石油和中鋼協聯合鑒定,船板用鋼已通過英國、美國、挪威等九國船級社認證,汽車用鋼通過了上汽通用、北京現代、一汽等多家知名汽車廠的認證和5個車型的整車認證工作,并已實現批量供貨,簾線鋼已通過貝爾卡特認證。
創新研發體制和機制
多年來,本鋼不斷創新研發的體制和機制建設,使企業研發方向,實現了由過去的“單一型”向“復合型”轉變,建立了由研發、生產、銷售等部門共同參與、分工合作的產品研發和科技攻關一條龍體系。
創新體制建設。本鋼的產品研發體制,實現了向專業型的轉變,本鋼先后成立了汽車板研發所、高強鋼研發所、特殊鋼研發所、不銹鋼研發所、硅鋼研發所,推廣實行了項目經理負責制和首席工程師負責制,完成了由原來“跟跑型”向“自主研發型”過渡。
創新科技研發機制。本鋼實行了競爭聘任上崗制,打破了條條框框和專業界限,依據“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競聘上崗,建立了以崗位能力培訓為主的崗位資格培訓考核體系,完善推行了以首席工程師負責制為核心的技術崗位體系,并實施了專家津貼評審制。在激勵機制上,本鋼加大了對科技人員的獎勵力度,對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實行不同程度和級別的專家津貼獎勵,先后有5527人次享受到了公司的專家津貼獎勵。
“十一五”期間,本鋼有48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獲國家授權,有多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和冶金行業科技進步獎,32個產品獲得冶金產品實物質量金杯獎。本鋼集裝箱鋼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本鋼技術中心成為國家級技術中心。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沙鋼:科技領航贏市場 下一篇:河北鋼鐵:創新驅動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