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季度就業壓力下降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中國就業研究所”發布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24個城市就業壓力下降,其中北京下降幅度較大。人大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曾湘泉教授分析說,原因之一是北京生活壓力大,…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中國就業研究所”發布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24個城市就業壓力下降,其中北京下降幅度較大。人大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曾湘泉教授分析說,原因之一是北京生活壓力大,使得在北京求職的人數減少。
部分“北漂”另謀他就
人大勞動人事學院副教授丁大建介紹,就業競爭指數,計算方法就是市場求職申請人數與市場招聘需求人數的比值。
曾湘泉說,北京的就業壓力曾一度位列全國城市前十,而目前北京市的就業壓力下降應該與北京市的戶籍控制有一定的關系,也與大學生以及部分“北漂一族”離開北京到其他地方就業有關。他認為,北京的崗位需求可能也會有變化,但主要原因應該是求職人數變化,由于北京的戶籍控制、在北京生活壓力大,會讓他們的工作預期發生變化,于是選擇不在北京工作,因此就業競爭指數會下降。
壟斷行業求職競爭大
報告分析,今年一季度的求職競爭最強的十大行業包括航空航天、學術科研、電氣電力、政府、公共事業、非盈利機構、環保、石油石化等。
而求職競爭壓力最小的十大行業包括餐飲、房地產、保險、教育培訓、中介服務、法律財會、計算機軟件、醫療護理、美容保健等。
丁大建解釋說,連續幾個季度以來,求職競爭最強和競爭最小的行業前十位行業變化都不大,求職競爭壓力大的行業是壟斷行業,因為這里比較穩定,求職者都希望“一勞永逸”。而求職競爭壓力最小的行業則是市場競爭充分的行業。
我國整體上沒出現民工荒
丁大建表示,這項研究顯示,我國整體上沒出現“民工荒”,這個結論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統計局的實地調研結論相同。但確實在部分地區和時段出現了結構性的民工荒。
丁大建表示,一季度通常是勞動者的求職旺季,勞動力市場上的就業壓力相對較大,但今年一季度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與去年第四季度持平,1.05個求職者來爭取1個就業崗位。這顯示我國勞動力市場處于供求匹配比較平衡的穩定狀態,長期看有下降的趨勢。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