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后加息概率大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日前,央行再度宣布上調準備金率。沒有選擇加息是因為人民幣匯率近期大幅走高。為了不給匯率更大的壓力,目前不是加息的最好時機。而且對于控制節前物價,提高準備金率的效果要好于加息。筆者…
日前,央行再度宣布上調準備金率。沒有選擇加息是因為人民幣匯率近期大幅走高。為了不給匯率更大的壓力,目前不是加息的最好時機。而且對于控制節前物價,提高準備金率的效果要好于加息。筆者認為,加息不在春節前就在春節后集中放貸之前,可以說是“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提高準備金率不能解決全部問題。銀行間資金利率和央行利率的倒掛表明了加息的必要。本周央行正式通知暫停發行央票,這是值得關注的現象。央行上調準備金率就是為了收緊流動性,因流動性緊而暫停發行的說法與其目標是相悖的,這導致市場加息預期進一步發酵。
現在問題的焦點是什么時候加息。
首先,我們看到了新興市場國家的加息潮。1月13日韓國央行宣布將基本利率提升25個基點至2.75%。這是韓國央行2010年7月以來第三次加息。泰國央行宣布上調基準利率25個基點至2.25%,這是泰國央行近7個月以來第4次上調利率。近期印度通脹上行風險日益增大,分析人士普遍預計本月印度央行將再度加息。這些國家的加息將分流熱錢,對于中國是一個良好的加息時間窗口,中國加息應當為期不遠。
與此同時,加息與國債發行關系密切,由于市場擔心加息對于國債價格的沖擊,不能及時加息會導致國債、央票難以發行的尷尬。2011年一季度國債發行任務繁重。2010年12月31日刊登在中國債券信息網上的公告顯示,財政部2011年關鍵期限國債發行計劃31期,其中7至10年期中長期國債發行合計16期。對于近期影響最大的2011年前三個月將發行記賬式國債9期,其中10年期國債和30年期國債合計發行3期。保障國債發行非常重要,基準利率直接限制國債的利率,因此加息與國債發行有一個同步的關系。
因此,筆者認為加息,不在春節前就在春節后,可以說是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春節過后,就是大規模放貸的開始,而且各種項目開工、工廠排產也是在這個季節,因此此前加息保障銀行放貸的利潤非常重要。受加息影響的不僅是新增貸款,存量貸款的展期也同樣受加息影響。我們以40萬億貸款估算,利率增加0.25%,給銀行業帶來的息差利潤將達到600億元。此時加息,對于春節CPI漲價和節后生產PPI的漲價因素將起到控制作用。
基于這樣的預期,如果節前加息,則加息后股市下跌或是短線抄底的良機,節后會有一個貸款發放流動性增加的過年紅包行情;如果政策預期沒有得到釋放,則持股過節的風險大增,節后很快加息的情況概率極大。節后只要流動性富裕,再一次調高準備金率的可能性非常大,同時還有大量的國債發行計劃抽走資金。因此,時刻注意流動性變化、控制風險是最重要的。
來源:中國證券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美元本位是全球失衡根源 下一篇:浙江省長呂祖善:“溫州不要吃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