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港口大整合漸行漸近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12月20日,作為珠三角兩大龍頭港之一的廣州港貨物吞吐量突破4億噸,成為繼上海港、寧波-舟山港之后,第三個貨物吞吐量進入4億噸俱樂部的港口。 長期以來,珠三角大大小小60多個港口各自為政,…
12月20日,作為珠三角兩大龍頭港之一的廣州港貨物吞吐量突破4億噸,成為繼上海港、寧波-舟山港之后,第三個貨物吞吐量進入4億噸俱樂部的港口。
長期以來,珠三角大大小小60多個港口各自為政,競爭激烈,但近期,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圈和海西經濟區的港口群整合陸續提上日程,珠三角港口大整合也漸行漸近。
“我們與香港錯位發展,與深圳港加強聯系,廣東省交通廳也正在研究珠三角港口的整合問題。”廣州港務局局長、黨委書記常敏在廣州市政府當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港口業務重疊
廣東制造業發達,在珠江口沿岸,分布著廣州港、深圳港、珠海港、虎門港等大中型港口,同時還有湛江港、汕頭港等小港口。其中,深圳港和廣州港被稱為“雙龍頭”。
深圳港主要以外貿為主,集裝箱占主導,并一直強化著華南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地位的口號。廣州港以內貿貨運見長,據常敏透露,在4億噸貨物吞吐量中,外貿僅占三成,而內貿占了七成。
鑒于國際金融危機教訓,遭受重創的深圳港也開始向內貿貨物領域進發,挑戰廣州港的優勢領域,深圳鹽田港連續開通了東莞常平、韶關的海鐵聯運,并延伸到江西贛州、湖南長沙和株洲以及云南昆明等內陸省份海鐵聯運線路。
而廣州港也提出“十二五”的重點大力發展國際集裝箱業務,強化廣州國際集裝箱干線港的地位,并向集裝箱樞紐港邁進。
目前,廣州港已與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50多個港口有海運貿易往來。今年,廣州港的外貿直航航線達到31條,并開辟了首條海峽兩岸直航航班。據廣州港集團透露,在“十二五”期間,廣州港還將完成南沙三期集裝箱碼頭的建設,南沙是廣州港集裝箱業務的主要載體,也是未來的重點。
常敏透露,“十二五”期間廣州港的綜合性主樞紐港地位更加鞏固,集裝箱干線港地位基本明確。
整合存變數
而圍繞著廣州港和深圳港,周邊的大小港口也在不斷地搶奪貨源。
珠海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潤貴透露,珠海港重點打造干散貨,以干散貨促進集裝箱,以集裝箱帶動干散貨,主要定位于珠江口西岸,把西江資源充分挖掘,拓展腹地,包括云南、貴州,重點是廣西。
挑戰四起,為了鞏固廣州港內貿貨物老大的地位,廣州正積極推進南沙港鐵路的建設,常敏說,南沙出港鐵路初步計劃12月底開工,其為雙向,建成后可將廣州港的腹地由珠江三角洲擴大到整個華南乃至西南地區。
在烽煙四起的珠三角港口談及整合艱難可想而知,一位港口業內人士透露,珠三角地區經濟最為活躍,港口競爭也最為激烈,但珠三角貨源還算充足,各大港口還能保持盈利,并沒有達到為貨物競爭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所以,整合的意愿并不強烈。
另外,珠三角港口的資本結構比較復雜,比如,深圳港背后有外資和民資的大量參與,而廣州港主要是國資,珠海港已經上市,整合起來難度很大,同時,港口經濟的背后還有地方利益的身影。
據廣州港集團董事長陳洪先透露,廣州港正在推進上市進程,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預計在年底掛牌成立,股份公司成立后上市步伐將加快。
“但整合一定是未來的趨勢。”上述業內人士強調。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