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珠三角企業家跑路“引爆點”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實際上,目前珠三角中小企業的現狀亦不容樂觀。今年五六月份以來,珠三角企業也出現了一些企業倒閉和老板跑路的現象。6月底,東莞玩具企業素藝和紡織企業定佳突然倒閉。由于難以維持生存…
實際上,目前珠三角中小企業的現狀亦不容樂觀。今年五六月份以來,珠三角企業也出現了一些企業倒閉和老板跑路的現象。6月底,東莞玩具企業“素藝”和紡織企業“定佳”突然倒閉。由于難以維持生存,僅僅8月份,東莞與鞋業有關的企業就注銷了65家。
8月,佛山塑料龍頭企業——東方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在生意興隆時突然倒閉,老板逃往國外,上千員工失業,可能與數千萬的高利貸有關。近日,深圳一家去年銷售額上億的LED企業鈞多立公司也驚爆老板跑路。
銀根緊縮之后,中小企業融資更為艱難,今年以來貸款規模被壓縮,借款利率水平上升,融資期限變短。珠三角72.45%的小企業預計未來6個月利潤持平或小幅虧損,對未來6個月經營信心較低;3.29%的小企業預計未來6個月可能大幅虧損或歇業,對未來經營持悲觀態度。
全球近90%的圣誕節禮品產自中國,廣東盈浩工藝制品有限公司是廣東圣誕禮品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該公司總經理周宗佑說,2008年金融危機前幾年,公司利潤率始終保持在15%左右,金融危機之后,出口雖然繼續保持增長,但由于物價上漲、原料和人工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利潤率只有5%左右,處于虧損邊緣。
缺乏實業支撐的生產力和財富,注定難以持久。周宗佑呼吁政府繼續保護傳統制造業,確保銀行為實體經濟服務,而不是將信貸給那些大集團去炒樓、炒地皮、炒物價和放高利貸。
實際上,廣東的民間高利貸也并非不存在。廣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副主任曾濤告訴記者,他通過走訪基層發現,在惠州、汕頭、汕尾、深圳等地區,民間借貸其實也比較瘋狂。只是與溫州現象不同,廣東的高利貸相對分散,基本由各個地區具有影響力的人發起,正規金融介入的程度較低。
他擔心,廣東之所以沒有發生“跑路潮”,只是爆發時點的問題。“有個調研報告說廣東企業的流動性比2008年都要差,所以我建議廣東應高度重視,盡快把微小企業融資問題作為重要問題來解決。”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