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析:物價 管理通脹預期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會議亮點】
【會議亮點】
明年宏觀經濟政策,重點是更加積極穩妥地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把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增加農業生產補貼,穩步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
【解讀】
最近幾個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逐月上升,11月份CPI同比上漲5.1%,通脹壓力較大。影響物價的因素,明年仍將繼續存在。穩定物價,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宏觀調控的緊迫任務。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認為,實現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貨幣政策的調整必須得力。從中長期看,加強農業等薄弱環節投入,通過改革收入分配機制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緩解物價上漲對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壓力,也是必須著手進行的一項工作。
社科院經濟所宏觀經濟室主任張曉晶判斷,未來物價走勢不容樂觀,但“不會出現惡性通脹”。他表示,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農產品價格會呈上漲態勢。但由于國內工業品整體供大于求、糧食連續豐收,加上貨幣政策正在進行調整,未來不會出現惡性通貨膨脹。據新華社電
【聲音】
遏制通脹任務相當艱巨
明年遏制通脹的任務將相當艱巨。因為擴大消費和遏制通脹在短期是存在一定沖突的。處理不好,很可能會陷入“物價上漲——提高工資——物價第二輪上漲……”這樣的“物價-工資上漲螺旋”之中。特別是如果明年信貸仍然確定為7萬億,那么,這種風險將會進一步加大。
——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 魯政委
經濟下滑威脅更嚴重
此次中央經濟會議并沒有說“控制通貨膨脹”,還是采用了一個比較輕的說法“管理通脹預期”,說明中央經濟會議上并沒有把通脹看做是一個壓倒一切的重大沖擊。
通脹會對經濟增長有很大影響,而經濟下滑的威脅比通脹預期上升的威脅還要嚴重。對物價的調控必須要在不過度影響經濟增長的情況下進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袁鋼明
來源:新京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李稻葵 明年超5%通脹可能性小 下一篇:外貿政策 擴大進口重要性突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