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五條不能再成“空調”政策
來源:CCTV證券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李燕:歡迎收看《財經每日評》。今天有媒體報道稱,國土資源部要求各地在3月底之前上報住宅工地計劃,對于成為空調的說法可以理解。蘇培科:現在我們還不能斷定到底是不是空調,畢竟國五條條…
李燕:歡迎收看《財經每日評》。今天有媒體報道稱,國土資源部要求各地在3月底之前上報住宅工地計劃,對于成為空調的說法可以理解。
蘇培科:現在我們還不能斷定到底是不是空調,畢竟國五條條出來之后,他僅僅只是新一屆政府領導人上來之后,為政的100天對房地產政策是很明確的給外界一個信號,新的國五條出來之后,是一個框架性的政策,如果看具體的內容其實里面新意不多,但是他的方向跟他的政策框架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堅持國務院調控房地產的基調不改變,這是他主要的一部分,新國五條里面以前也解讀過,他最主要的或者是最大的亮點是由于他的提了一句話,要擴大房產稅的試點范圍,這是這次國五條里面的很重要的部分,但是需要明確的細則,包括嚴厲的相應的政策來配套,為什么新國五條出來之后,馬上又接著國土資源部又透露說要提前3月底之前上報今年住宅用地的計劃,這個供應計劃當然土地的供應大家可以算的出到底能供應多少套房子,有多少房子有多少供地出來之后,大家對未來的房價預期會發生很明確的調整,以往由于房地產一調控,調控政策一調控,往常的調控政策主要是以需求管理為主,所謂的需求管理是抑制需求,通過比如緊縮信貸,緊縮地埂,從而使得開發商有理由跟借口,現在一系列的制度,包括調控政策使得商品房的實際供應量在減少,一旦政策稍有松動,每次房價反彈的速度非常快,原因是剛需在等著,結果實際供應在減少,成為了供需之間的不平衡,導致了房價的爆炒,對于土地的供應這塊,在過去的3年對于住宅用地的供應計劃跟實際情況確實過去3年都沒完成,2012年計劃供應土地是17.26萬公頃,但是實際的住宅用地供應是11.08,萬公頃,實際與計劃之間差很多,2011年計劃供應的土地是21.8萬公頃,但是實際的供應量是13.5萬公頃,2010年計劃的是18.47萬公頃,但實際完成的是12.54萬公頃,實際完成的僅僅只是計劃供應量的60%左右,實際供應的的時候打了折扣,按照容積率算的話,你實際的房子的供應量是在減少的,給大家的預期是肯定是造成政策一松動,房價出現了反彈,這是很關鍵的因素,今年說要提前公布,提前公布之后,當然你落實的不到位,也還是這樣的情況,決定實際供應量減少的因素有幾個方面。
主要造成炒房的重要因素,這個因素原因從哪里來,一個是地方政府他在里面控制節奏,比如房價比較萎靡的時候,或者是房價預期不樂觀的時候,他就土地供應,給外界造成一個土地供應越來越少,未來的房子越來越少,這是一個炒作房價的借口,開發商也是如此,在房價不好的時候,本來要開盤的房子就一直拖,導致了在大家搶售的時候他就供應出來,這樣一系列的開發商的行為地方政府的供地行為導致了目的主要是為了抬高房價,在過程中自行的調節了實際供應額節奏,導致的結果一定是按照利益最大化來出發的,包括地方政府本應該落實國務院或者中央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但是實際的情況是他們經常與調控政策相悖,主要是由于他們自身的利益,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賣地收入占了他的財政收入的絕大部分,所以他的賣地的過程中,有高度的積極性,所以在這塊中央政府現在調控思維在發生轉變,以往一直在需求管理,壓制不管是剛性需求,投資需求,投機需求,但是現在思路轉過來了,通過需要供給管理來改變目前的狀況,所謂的供給管理是現在土地的實際供應跟計劃供應能達到的話,對于房價的炒作的預期或者炒作的因素會澆上一盆涼水,這些年對這些因素是打了折扣的,希望在2013年對于執行到位,但是通過供給管理不光是簡單的增加土地供應就能解決問題,供給管理的要旨幾個方面。
你在供應土地之前,要避免盲目的大量的供應土地,導致蓋了大量的房子空城閑置浪費,這個是我們不想看到的,為了避免類似于鬼城,要在供給管理之前首先應該做一個事情,我們一直在呼吁的,對于中國的不動產進行普查,到底有多少房子需要供應多少土地,到底有多少人有套房,到底有多少人沒有房子,或者是哪些人需要進行改善性住房,這樣就一清二楚,只有對目前的不動產進行清查之后,你的供應是有計劃的,否則,你的計劃是盲目的,我們的很多房地產調控政策也是盲目的,如果你沒有一本帳,不清楚到底誰供應房子,那你最后供應的結果是供應的越多,蓋得房子越多,結果被有錢人囤積起來,結果最后有大量的房子空置,一旦經濟萎靡的時候,這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危害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