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根收緊調控持續 開發商向保障房轉型成共識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每年7月的博鰲房地產論壇被認為是中國房地產業的最高峰會,是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風向標。在2009年和2010年的瘋狂退去后,悲觀的陰云籠罩著整個行業。在銀根收緊、銷售受阻的今天,開發商對于…
每年7月的博鰲房地產論壇被認為是中國房地產業的最高峰會,是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風向標。在2009年和2010年的瘋狂退去后,悲觀的陰云籠罩著整個行業。在銀根收緊、銷售受阻的今天,開發商對于未來發展普遍不樂觀,開發商要向保障房建設轉型成為了與會者的共識。
剛剛離開博鰲房地產論壇閉門首腦會議的花樣年總裁潘軍面露憂色,雖然整個閉門會議謝絕媒體的進入,但是從各大佬的神色上不少記者已經嗅到了悲觀的味道。“我個人也覺得今年是宏觀調控最嚴厲的一年,多數中小房企目前資金鏈已經非常緊張,房企必將迎來新一輪洗牌。”潘軍認為,只有行業重新洗牌,房地產調控政策才會終止。
除了無法獲得銷售收益,開發商面臨更為嚴重的問題是銀根收緊。潘軍判斷,今年七八月央行還會加息。潘軍把加息比喻成鈍刀割肉,“只要開發商不降價,央行將加息不止”。
當限購政策剛剛出臺時,還有不少開發商抱著政策終止的希望,但是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對于政策的松口,不少開發商已經放棄了希望,而不得不開始尋求轉型。今典地產董事長張寶全認為,市場是地,企業是水,企業要上善若水,轉型已經不可避免。
從去年開始,包括萬科、龍湖、保利、金地等一大批領軍企業紛紛轉型商業地產、旅游地產、養老地產等,同時把住宅投資的重心從一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擴展。這樣的轉型是否是未來的主流呢?在今年的博鰲地產論壇上,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未來三四線城市也不是住宅穩定的避風港。著名財經評論人葉檀和潘軍同時表示,一定期限內限購政策會在我國三四線城市展開,對于目前呈現火熱市場態勢的三四線樓市,將在典型城市率先限購。
而對于正在興起的商業地產、旅游地產和養老地產,也遭到了“地產大炮”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的打擊。“每年就供應這么多商業用地,剩余的就是住宅用地,要想把結構都調整為商業結構,那就把所有人都打死,因為只有30%是商業地產。也有人說可以轉為旅游地產,可是中國有幾個旅游島啊,就一個海南島。”任志強表示。
對于房企的未來轉型,業界認為,保障房無疑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金地地產董事長凌克表示,保障房的建設力度肯定是加大的,未來的調控會更加嚴厲,商品住宅和保障房雙軌開發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盡管現在不少開發商還沒有找到保障房的盈利模式,但在凌克看來,目前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有10%的利潤已經不錯了。
萬科副總裁毛大慶也表示,未來建設保障房是萬科的一個重點,目前已經建設了200萬平方米。同時,建銀精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東已經開始著手發起保障房住宅產業基金,他說盡管收益低,但是未來將是較為安全和穩定的投資。
來源:北京商報
剛剛離開博鰲房地產論壇閉門首腦會議的花樣年總裁潘軍面露憂色,雖然整個閉門會議謝絕媒體的進入,但是從各大佬的神色上不少記者已經嗅到了悲觀的味道。“我個人也覺得今年是宏觀調控最嚴厲的一年,多數中小房企目前資金鏈已經非常緊張,房企必將迎來新一輪洗牌。”潘軍認為,只有行業重新洗牌,房地產調控政策才會終止。
除了無法獲得銷售收益,開發商面臨更為嚴重的問題是銀根收緊。潘軍判斷,今年七八月央行還會加息。潘軍把加息比喻成鈍刀割肉,“只要開發商不降價,央行將加息不止”。
當限購政策剛剛出臺時,還有不少開發商抱著政策終止的希望,但是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對于政策的松口,不少開發商已經放棄了希望,而不得不開始尋求轉型。今典地產董事長張寶全認為,市場是地,企業是水,企業要上善若水,轉型已經不可避免。
從去年開始,包括萬科、龍湖、保利、金地等一大批領軍企業紛紛轉型商業地產、旅游地產、養老地產等,同時把住宅投資的重心從一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擴展。這樣的轉型是否是未來的主流呢?在今年的博鰲地產論壇上,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未來三四線城市也不是住宅穩定的避風港。著名財經評論人葉檀和潘軍同時表示,一定期限內限購政策會在我國三四線城市展開,對于目前呈現火熱市場態勢的三四線樓市,將在典型城市率先限購。
而對于正在興起的商業地產、旅游地產和養老地產,也遭到了“地產大炮”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的打擊。“每年就供應這么多商業用地,剩余的就是住宅用地,要想把結構都調整為商業結構,那就把所有人都打死,因為只有30%是商業地產。也有人說可以轉為旅游地產,可是中國有幾個旅游島啊,就一個海南島。”任志強表示。
對于房企的未來轉型,業界認為,保障房無疑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金地地產董事長凌克表示,保障房的建設力度肯定是加大的,未來的調控會更加嚴厲,商品住宅和保障房雙軌開發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盡管現在不少開發商還沒有找到保障房的盈利模式,但在凌克看來,目前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有10%的利潤已經不錯了。
萬科副總裁毛大慶也表示,未來建設保障房是萬科的一個重點,目前已經建設了200萬平方米。同時,建銀精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東已經開始著手發起保障房住宅產業基金,他說盡管收益低,但是未來將是較為安全和穩定的投資。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