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持續給力 西部大開發將迎來新十年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今年以來,隨著《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等的陸續出臺或獲批,“區域規劃”概念再次受到市場追捧。記者了解到,目前仍有多個…
今年以來,隨著《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等的陸續出臺或獲批,“區域規劃”概念再次受到市場追捧。記者了解到,目前仍有多個區域規劃正蓄勢待發。
其中,云南“橋頭堡”規劃、陜甘寧振興規劃等多個區域規劃正在加緊制定或等待批復,此外,與西部大開發第二個十年規劃相配套的呼包銀重點經濟區發展規劃和能源金三角專項規劃也在制定中。有關專家表示,隨著多個區域振興規劃的出臺,西部地區將迎來發展新機遇。
“能源將在未來西部發展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寧夏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段慶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陜甘寧區域振興規劃是從支持老區的角度出發,但這一區域未來發展的重點實際上還是能源化工產業,而呼包銀重點經濟區發展規劃是以鄂爾多斯、寧東、榆林能源金三角為核心區域。
“從能源建設的戰略角度來講,呼包銀規劃有望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段慶林說。近年來,依靠能源化工產業,呼包銀地區經濟發展非常迅速,未來該地區有望成為西部大開發新的經濟增長極。
段慶林還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倡導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因此西部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將更加重視調整能源結構,推進產業優化升級。此外,西部地區在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具有優勢,這將成為西部發展新引擎。
從內蒙古自治區的“十二五”規劃綱要來看,未來五年,煤炭、有色、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等將成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撐力量。
內蒙古自治區“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出,著眼于把自治區建設成為國家重要的能源(新能源)、新型煤化工生產加工基地,堅持在增量中調整結構,鞏固提升能源等傳統優勢產業,發展壯大新型煤化工、冶金建材和稀土產業。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經濟龍頭之一的鄂爾多斯市則提出,“十二五”期間,要加快構筑現代煤化工產業,以戰略能源、清潔能源、化工材料為主攻方向,進一步擴大煤制油生產規模,大力發展煤制天然氣,積極推動煤制二甲醚、烯烴、乙二醇等項目建設,形成有絕對競爭力的油、氣、肥、醚、烴等現代煤化工產業集群;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化發展,依托東勝、康巴什、阿鎮裝備制造園區,重點打造以汽車制造、煤機制造和新能源裝備為重點的制造業板塊。
內蒙古具備獨特的地理優勢,而且礦產資源豐富,“這些特征與新疆有許多相似之處,對照扶持新疆的政策來看,未來對內蒙古的扶持力度可能較大。”中投證券研究主管王鵬表示。
段慶林認為,西部大開發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著重抓好成渝、關中-天水、環北部灣(廣西)等重點經濟區,使之成為帶動和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第二個層次是呼包銀規劃等新建經濟區發展;第三個層次是寧夏的炎黃城市帶規劃等發揮省區帶動作用的區域規劃。
目前,關中-天水、北部灣均已成為國家層面戰略規劃,成渝和呼包銀經濟區發展規劃正在積極制定。段慶林認為,憑借多個區域振興規劃的助力,西部地區在未來十年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