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話2013中國前路 浙江民企逐鹿“中國夢”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4月份,浙江經濟運行延續一季度以來回升向好的態勢。工業增長有所加快,工業用電量轉降為升,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消費市場穩中有升,外貿出口、財政收支和存貸款增速加快,但工業生產者價格降…
4月份,浙江經濟運行延續一季度以來回升向好的態勢。工業增長有所加快,工業用電量轉降為升,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消費市場穩中有升,外貿出口、財政收支和存貸款增速加快,但工業生產者價格降幅又有擴大。
于是一種迷茫情緒在蔓延,如何“破局、突圍”,成為當前浙江企業共同關心的話題。
最近,由第一財經日報主辦的“2013,中國前路”總編餐會活動在杭州的浙江三立開元名都酒店舉行。一些與會企業、學者認為,在融資和勞動力成本上升下,要通過創新、堅持價值投資,打造具有國際化的跨國品牌企業。
“民企確實生存不易,要發展就更難了,期待政府對企業特別是實體企業的環境政策能夠盡快落地。”雨潤集團副總裁李愛彬說。
李愛彬認為,民企發展與宏觀經濟環境息息相關,當前民企確實遇到了融資難、融資貴,消費乏力,以及要素成本上升三大壓力。“其實企業的利潤空間是很有限的,擠壓以后利潤空間是非常低。”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衛龍寶說,當前民企碰到兩個最大難題:一個是融資,一個是勞動力成本。有人認為,要解決這兩個問題,要么漲價、要么減稅。但是,漲價由于產能過剩,預期收入減少,地方政府減稅可能性低。怎么辦?只有通過創新。
李愛彬說,在我國二十幾大行業基本存在產能過剩的不爭事實下,很多企業已經作出了非常好的跨國收購成功案例,比如聯想收購IBM、浙江吉利收購沃爾沃等。
“品牌是最大的資源,政府應加大支持企業走出去收購一些品牌,我想這是最大的投資價值所在。”李愛彬表示。
李愛彬認為,IT等高科技領域的技術替代性強,相反,像石油(行情專區)、化工(行情專區)、機械(行情專區)包括消費品是老百姓不可替代的,投資價值比較高、風險比較小。
衛龍寶認為,去年底發改委出臺了六大重點投資領域,都是中國民企的投資機會所在,尤其是民生領域有些大消費更加有機會。“中國還在上升期,我覺得企業永遠有機會,哪怕不景氣的時候也有機會,只要你不犯嚴重的錯誤。”
李愛彬說,簡政放權或減少審批,被中國企業期望已久,如何落地在于有沒有實施細則,有沒有可操作性。之前支持民企36條,最后還是遇到玻璃門、彈簧門。“政府要像抓吃喝風一樣抓落實,肯定能抓好,我們企業要有信心。”
李愛彬認為,中國民企“中國夢”有兩大內容:一是何時能走向世界,成為跨國企業、跨國公司,成為國際化的品牌企業;二是中國對民企的環境更寬松,環境越來越成熟。“我想到那時,我們國家的強大才有根本。因為企業是社會的最基本的細胞,也是支撐社會發展的根本。”
在衛龍寶看來,政府越來越小,市場的手越來越健康,這是當前企業家最希望看到的一個夢。“哪一天能夠跟國有企業一樣,政府給大家一個平等的競爭機會,那時在民企為國家做貢獻的時候,就會感覺到機會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