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俱樂部”擴容背后存隱憂
來源:北京商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2011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公布前夕,各省區市已開始陸續發布2011年GDP預期值,記者統計發現,多省區市對全年地方經濟發展成績單顯得信心滿滿,至少有6個省區市有望新入圍萬億俱樂…
在2011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公布前夕,各省區市已開始陸續發布2011年GDP預期值,記者統計發現,多省區市對全年地方經濟發展“成績單”顯得信心滿滿,至少有6個省區市有望新入圍“萬億俱樂部”。不過,在GDP“萬億俱樂部”再度大擴容背后,過度依賴投資的發展模式、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實體經濟經營難題尚未有根本改觀。
GDP“萬億俱樂部”再擴容
從目前記者獲得的消息來看,各地對去年全年GDP賬本的預計值均在前三季度的基礎上力求突破一個新的臺階。有專家預計,31個省區市中,經濟“領頭羊”廣東將成為國內首個地區生產總值邁入5萬億元大關的省份,而前三季度GDP排名中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榜眼”江蘇和“探花”山東將突破4萬億元大關。
從各地經濟工作會議等官方消息來看,各地區全年GDP規模“升級”態勢明顯。日前召開的四川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顯示,初步預計去年四川省地區生產總值有望突破2萬億元大關;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全年經濟總量將突破1萬億元;重慶市市長黃奇帆日前表示,預計重慶2011年GDP接近萬億元大關,增長16.7%;廣西經濟工作會議稱,2011年廣西生產總值預計達到1.16萬億元……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區域經濟已經呈現出地區生產總值5萬億元、4萬億元、2萬億元和萬億元的多個“集團”,且各“集團”成員大有擴容之勢。
制造業等實體經濟存困境
綜觀國際國內經濟風起云涌的2011年,國內經濟在受到外需和內需雙重走弱的影響之下減速態勢明顯,年中時候甚至有人擔心中國經濟將遭遇“硬著陸”。但從各地方政府給出的數據來看,各地GDP增長勢頭迅猛。有專家表示,表面繁榮背后仍有隱憂,GDP成績喜人難掩背后實體經濟面臨的困境。
拿珠三角部分外貿企業如今的經營情況來講,過去為圣誕節、新年趕工的繁忙景象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企業的零利潤開工和部分工人的被迫離職。“歐美經濟不振、生產成本猛增、人民幣升值……導致一些實力不強的外貿企業舉步維艱。”一位曾從事服裝外貿生意的周先生告訴記者。
除了外貿企業,內地一些以內銷為主的企業也難言樂觀。百強家具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過去的一年家具行業既有內憂也有外患,“國內通脹下運營成本上漲,消費需求卻在下降;外部出口成本優勢逐漸減少,還頻遭各國貿易壁壘。家具行業無論是內銷還是出口都經歷了嚴峻的考驗”。
宏觀微觀落差背后存隱憂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看來,這種GDP繁榮和部分實體經濟現狀之間的落差主要是微觀和宏觀經濟之間的差異導致。
王軍表示,“從去地方調研的情況來看,確實有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微型企業感覺經營困難,但是從政府來講,各地發展經濟的積極性都還是很高,在當前主要還是依賴投資經濟發展模式下,只要投資沒有出現大的波動,宏觀數據就不會太難看。盡管房地產調控抑制了一定的投資,但是保障房、基建等其他方面仍具有充沛的投資動力,這從維持在25%左右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當中可見一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表示,地方GDP統計數據大于實際也是多年來一直存在的問題,這也可能是導致表面繁榮的原因之一。
“從技術層面來講,一些主要經濟數據采集來源由原來的年主營收入500萬元調整到2000萬元以上,出現經營困難的小微型企業數據很難反映到數據上面。這也容易導致現實與繁榮數據之間的落差。”王軍強調:“這需要政府在經濟發展中逐步從投資依賴型向提高消費比重的發展方式轉變,真正做到放權、讓利、富民。通過讓老百姓獲得更多利益以及擴大消費的方式來實現經濟的真正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