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年將實現電子信息產業區域聯動發展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十二五(2011-2015年)期間,北京市將發揮區域特色和集聚效應,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為契機,結合城南行動計劃,打造一帶、兩區、多支點的電子信息產業布局,實現區域聯動發展。 …
“十二五”(2011-2015年)期間,北京市將發揮區域特色和集聚效應,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為契機,結合“城南行動計劃”,打造“一帶、兩區、多支點”的電子信息產業布局,實現區域聯動發展。
北京市經信委日前發布的《北京市“十二五”時期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北京市將打造沿五環路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帶,繼續推進增強高端要素集聚和支撐引領功能,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核心競爭力,使之成為首都科技優勢向全國輻射的樞紐,成為全球制造業高端環節的承接載體,推進電子信息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和集約發展。
該規劃提出,北京市將以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山后地區為核心,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技城為重點,構筑京北研發服務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區,打造以研發服務和信息服務為主、推動高新技術成果孵化轉化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使之成為京津冀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統籌發展的重要紐帶。此外,北京將整合城市南部產業空間資源,打造出京南高端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區,使之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強大引擎和高端制造業的重要基地。
“十一五”(2006-2010年)時期,北京市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總產值由2005年的1775.5億元增至2010年的2229.1億元。信息產業出口交貨值由2005年的801億元增長到1148億元,占全市工業出口的70%。
《規劃》同時提出,北京市將打造完整的云計算產業鏈,保持與全球同步的發展態勢。
規劃提出,北京市將以云計算創新服務試點城市建設為契機,加快實施“祥云工程”行動計劃,以云計算技術為支撐,充分發揮三大電信運營商總部在北京的獨特優勢,打造完整的云計算產業鏈,引領云計算產業跨越發展,形成北京云計算產業向全國輻射、保持與全球同步發展的態勢。
云計算是一種網絡應用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將大量用網絡連接的計算資源統一管理和調度,構成一個計算資源池向用戶提供按需服務。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