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樓盤降價超三成 開發商承諾補償老業主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持續數月的房地產調控正在加速樓市破局,開發商壓力不斷累積并開始被迫降價銷售,但逐漸擴大的降價潮卻引發原有業主的利益抵觸。 隨著開發商在全國各地降價銷售的出現,江蘇、山東、北京…
持續數月的房地產調控正在加速樓市破局,開發商壓力不斷累積并開始被迫降價銷售,但逐漸擴大的降價潮卻引發原有業主的利益抵觸。
隨著開發商在全國各地降價銷售的出現,江蘇、山東、北京、杭州、成都、深圳及佛山等地近期不斷出現老業主維權要求賠償事件,2008年曾涌現的老業主抵觸降價風潮大有重新上演之勢。
盡管老業主要求降價補償在法律上缺乏依據,但部分開發商在處理此類事件中依然如履薄冰,不少開發商選擇各種妥協策略以息事寧人。
即將于10月16日再次開盤的深圳龍華花半里項目,其價格在一個月內最高降幅達到每平方米5000元。該項目營銷總監陳勇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接下來將對老業主直接進行幅度不等的價格補償。
開發商息事寧人
陳勇認為,盡管從法律角度沒理由這樣做,“但公司從感情的角度認為,部分購房者在這種背景下購買我們的房子,我們沒有理由去怠慢這部分客戶。”
此前花半里項目在9月4日正式開盤,當時均價17800元/平方米,送約2000元/平方米精裝修,以78~89平方米的中小戶型為主,項目總量達到2010套。開發商當時稱,首批單位推出345套中已經售出263套。
當地媒體稱,為了進一步促銷,開發商在國慶期間宣布加推新品,單價大多在12000~15000元/平方米之間。這與項目現時17800元/平方米的均價相比,價格直接降了約2800~5800元/平方米,降幅甚至高達約33%。
一個月內降價幅度超過三成,讓老業主難以接受。但開發商很快承諾:“一定妥善而負責任地解決因價格調整而帶來的問題,確保前期購買的業主不會因此受到損失。”
陳勇說,此次主要是把原有的價格體系重新進行調整,導致部分房源價格有所降低,而部分戶型價格則沒有變化。由于樓盤銷售價格調整超過15%就必須重新向有關部門申請,目前正在向有關部門重新申報中。
記者在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網站查詢發現,目前已經在該部門進行成交備案的房源共有56套,這意味著剩余200余套已經簽訂認購書的房源尚未進行成交備案。
陳勇對此表示,項目前期已經成交的263套單位中,目前完成國土規劃局備案的單位會通過贈送精裝修、高檔家電或者現金等方式補償給業主。對于其他還沒有完成備案的絕大多數已簽約單位,則可以考慮以調整后的新價格重新簽約。
通常情況下,開發商只有在前期業主維權甚至提起訴訟情況下不得已才答應給予價格補償,花半里主動提出價格補償卻并不多見。
陳勇解釋說,這主要是因為項目僅僅開盤一個月,已經成交備案的客戶數量僅僅才56戶,對這部分購房者進行補償并不會帶來利益損失。
多地出現降價維權事件
一套價值動輒上百萬的房子在一個月內便能縮水二三十萬,這樣的現實或許讓大多數購房者無法接受。江蘇太倉市一樓盤“景瑞榮御藍灣”在國慶節之前打出了降價招牌,原價8500元/平方米的樓盤直降23%,降幅高達2000元/平方米。
此舉引發前期業主情緒激烈反彈,上百名老業主對于房產價值瞬間縮水相當不滿,要求退房或者賠償。在長三角多處布局的上海開發商景瑞地產對此態度強硬,該公司在回應媒體采訪時表示,降價促銷屬于正常的價格波動,對于部分客戶提出的沒有法律和合同依據的補償,公司不能接受,因此公司不會接受退錢或退房要求。
而此前的9月前后,北京也發生多起樓盤降價引發老業主維權事件。9月中旬,有聽聞通州京貿國際城由最高時候的2.6萬元/平方米降至均價1.4萬~1.5萬元/平方米,京貿國際城上百名業主要求開發商退房或補差價。
今年在深圳率先掀起降價銷售舉措的另一個央企開發商,同樣遭遇到前業主維權事件。位于深圳大運會板塊的該樓盤,其降價行為后來亦對深圳樓市產生了不小的沖擊。
打折促銷等暗降方式是開發商在市場冷淡時所慣用的舉措,但不斷增加的降價索償事件,折射出房地產市場由政策力量主導轉向供需力量主導,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微觀反應曾經在2008年集中出現。
知名房地產商任志強不久前在其微博中表示:“維權者抗議降價,那還有誰敢降?”但多數開發商對此均采取息事寧人的策略,部分項目被迫采取送裝修、送車位或者送家電等優惠措施低調化解維權風波。
但有分析認為,開發商主動提出降價補償或是因為銷售壓力和資金壓力。陳勇否認資金回籠一說,稱項目都是中小戶型,并不擔心銷售問題。此外,景瑞地產也表示,景瑞榮御藍灣項目是根據太倉當地的市場情況和周邊競爭項目的定價水平制定短期銷售政策,與總公司現金流出現問題無關。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北京半年700多家房產中介關門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