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紛紛下調GDP增長預期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隨著5月主要經濟數據出爐,中外資金融機構近日紛紛下調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中國經濟增長將放緩似乎已在業內達成共識。不過,對于經濟放緩將以何種形式呈現,是螺旋形的“軟著陸”,還…
隨著5月主要經濟數據出爐,中外資金融機構近日紛紛下調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中國經濟增長將放緩似乎已在業內達成共識。不過,對于經濟放緩將以何種形式呈現,是螺旋形的“軟著陸”,還是雪崩式的“硬著陸”,市場眾說紛紜。
由此引發的對宏觀政策是否“超調”的討論也產生分歧。一些機構認為下半年貨幣政策將轉為“中性”,隨之而來的是A股市場在3~4季度“撥云見日”;同時,另一些機構則認為通脹仍是當前最大風險,緊縮政策不應改變。
機構預測中國經濟增速放緩
中國GDP增速從2010年一季度達到11.9%的峰值后,逐漸開始平穩回落。2010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長10.3%,三季度9.6%,四季度9.8%,而2011年一季度9.7%。而此前出爐的5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環比回落0.9%至52%,釋放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信號。
在這種背景下,基于房地產市場調控、存貨調整、信貸緊縮和電力短缺等因素的擔憂,近期高盛、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貸、交通銀行等中外資機構紛紛下調了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由于房地產和汽車行業的調控力度較大,對消費和工業生產將產生影響,因此交行對2011年中國GDP增速預期從10%左右下調至9.5%。
高盛可謂“帶動”了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情緒,其將2011年和2012年的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分別從此前的10.0%和9.5%下調至9.4%和9.2%,同時將二至四季度的增速分別調整為8.0%、9.0%和9.3%,此前預期分別為8.8%、9.5%和9.7%。
相比之下,瑞士信貸顯得更為“悲觀”。該機構上周將2011年中國GDP增幅預期從8.8%下調至8.7%,2012年GDP預期從8.9%下調至8.5%。
巴克萊資本雖然維持今年中國經濟增長9.3%的預期,但其認為低于預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同時,該機構將2012年中國實際GDP增速預期從9%下調到8.7%。
經濟“硬著陸”風險夸大?
雖然中外資機構對未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預期幾乎是一致的,但多數機構認為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的可能性并不大。與此同時,對未來宏觀政策是否“超調”則出現爭論。
“中國經濟硬著陸的可能性很小。”連平對記者表示,目前投資依然增長較快,保障房項目投資將對四季度消費有所拉動,且中國的出口也依然平穩增長。
但連平同時指出,如果國外經濟出現很大波動,且國內宏觀調控不斷加碼,那么不排除經濟出現“硬著陸”風險,但這種可能性是比較小的。
摩根士丹利則認為,近期的信貸增長放緩可能已夸大了整體融資狀況的緊縮,信貸增長放緩并未影響中國“軟著陸”。如果通脹最終遠高于此底線情況,則可能令政策前景更加撲朔迷離,不利于經濟于2011年下半年反彈的預期。
對經濟下滑的擔憂直接引發機構對宏觀政策走向的討論和猜測。連平認為,下半年信貸投放總量可以考慮適度加快,并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進行信貸結構調整。
不過,法興銀行中國經濟師姚煒表示,5月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長穩健且通脹持續,中國決策者沒有理由會暫停貨幣緊縮政策。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由此引發的對宏觀政策是否“超調”的討論也產生分歧。一些機構認為下半年貨幣政策將轉為“中性”,隨之而來的是A股市場在3~4季度“撥云見日”;同時,另一些機構則認為通脹仍是當前最大風險,緊縮政策不應改變。
機構預測中國經濟增速放緩
中國GDP增速從2010年一季度達到11.9%的峰值后,逐漸開始平穩回落。2010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長10.3%,三季度9.6%,四季度9.8%,而2011年一季度9.7%。而此前出爐的5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環比回落0.9%至52%,釋放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信號。
在這種背景下,基于房地產市場調控、存貨調整、信貸緊縮和電力短缺等因素的擔憂,近期高盛、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貸、交通銀行等中外資機構紛紛下調了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由于房地產和汽車行業的調控力度較大,對消費和工業生產將產生影響,因此交行對2011年中國GDP增速預期從10%左右下調至9.5%。
高盛可謂“帶動”了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情緒,其將2011年和2012年的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分別從此前的10.0%和9.5%下調至9.4%和9.2%,同時將二至四季度的增速分別調整為8.0%、9.0%和9.3%,此前預期分別為8.8%、9.5%和9.7%。
相比之下,瑞士信貸顯得更為“悲觀”。該機構上周將2011年中國GDP增幅預期從8.8%下調至8.7%,2012年GDP預期從8.9%下調至8.5%。
巴克萊資本雖然維持今年中國經濟增長9.3%的預期,但其認為低于預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同時,該機構將2012年中國實際GDP增速預期從9%下調到8.7%。
經濟“硬著陸”風險夸大?
雖然中外資機構對未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預期幾乎是一致的,但多數機構認為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的可能性并不大。與此同時,對未來宏觀政策是否“超調”則出現爭論。
“中國經濟硬著陸的可能性很小。”連平對記者表示,目前投資依然增長較快,保障房項目投資將對四季度消費有所拉動,且中國的出口也依然平穩增長。
但連平同時指出,如果國外經濟出現很大波動,且國內宏觀調控不斷加碼,那么不排除經濟出現“硬著陸”風險,但這種可能性是比較小的。
摩根士丹利則認為,近期的信貸增長放緩可能已夸大了整體融資狀況的緊縮,信貸增長放緩并未影響中國“軟著陸”。如果通脹最終遠高于此底線情況,則可能令政策前景更加撲朔迷離,不利于經濟于2011年下半年反彈的預期。
對經濟下滑的擔憂直接引發機構對宏觀政策走向的討論和猜測。連平認為,下半年信貸投放總量可以考慮適度加快,并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進行信貸結構調整。
不過,法興銀行中國經濟師姚煒表示,5月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長穩健且通脹持續,中國決策者沒有理由會暫停貨幣緊縮政策。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上市銀行兩千億次級債蓄勢待發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