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效應進一步顯現市場供求格局將逆轉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隨著2月起各大重點城市陸續出臺限購細則,更多地區樓市降溫效應將陸續在3月體現出來。從相關機構的監測數據來看,全國主要城市總體陷入成交低谷,各城市因政策落地時間有先后而出現分化。但總…
隨著2月起各大重點城市陸續出臺限購細則,更多地區樓市降溫效應將陸續在3月體現出來。從相關機構的監測數據來看,全國主要城市總體陷入成交低谷,各城市因政策落地時間有先后而出現分化。但總體來說,市場供求格局已經出現逆轉苗頭。
總體陷入低迷
從中原集團研究中心監測9個重點城市住宅成交數據看,總體上市場陷入成交低谷。不過,“限購”政策在不同城市起到不同效果,各地市場因而出現不同程度的分化。部分城市住宅成交環比雖明顯下降,但同比仍出現小幅增長;而部分城市成交結構發生變化。
由于上海和長春早在1月底就出臺相關細則,兩城市的市場表現更能反映出政策的影響程度。據統計,上海和長春2月住宅成交面積分別為52.3和16.5萬平方米,均創近年來的月度成交新低,同比分別下降13%和34%。2月出臺限購的城市則出現前半月成交活躍、突擊買房,后半月成交則迅速被“冰凍”的現象。從一、二線城市中被擠出的投資、投機需求大量流入一批尚未“限購”的三線城市,預計未來三線城市商品房量、價將會穩定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經歷一個月市場消化期,除了住宅成交出現環比69%下滑外,上海市場的住宅成交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據中原集團統計發現,2月上海住宅成交的套均面積為94.8平方米,和前3個月平均值105.9平方米相比,減小10.5%;2月住宅均價為9763元/平方米,創2009年2月以來最低值,環比下滑38.3%;供求比方面,1月為0.76,2月上升為2.31。受房產稅和“限購”雙重政策的影響,上海市場“小戶型”、“低單價”的住宅成交占比正在上升,而大戶型、高單價住宅受到冷遇。
在新一輪調控的大背景下,2月中原監測的12個重點城市的土地供應大幅萎縮,創2009年4月以來的最低值。北京、深圳、天津、重慶、成都、杭州均無新增住宅用地供應。與此同時,商辦用地占土地供應的比例有所提高。
“小陽春”無望成交結構明顯變化
中原集團研究中心高級研究經理劉淵預計,已過政策消化期的上海和長春3月成交環比將有所增長,回升幅度將在30%-50%;2月出臺限購的城市如北京和成都等,由于需求在2月上半月提前釋放,住宅成交環比將會基本持平;2月底后才出臺細則的城市廣州、天津的杭州3月成交將出現下降;而深圳、重慶3月成交將有20%-30%的反彈。因此,總體來看,往年3、4月份的樓市“小陽春”在2011年將不再出現,成交環比將略有增長,但增幅有限。
隨著限購政策在重點城市全面鋪開,購買力強大的投資改善類需求受到很大抑制,觀望氣氛重現,短期內自住需求成為市場主力,高端住宅成交低迷。同時,開發商也受到更嚴格的稅收、融資限制。在此情況下,市場的供需格局將出現逆轉,成交價格將在未來3至6個月內出現調整。
而根據上海2月份住宅市場的成交情況分析,在限購和房產稅政策的雙重影響下,小戶型、低總價的戶型受將到購房者的青睞。市場上有一部分具有購買能力的家庭喪失了購房資格,而大多數具有購房資格的家庭則無力承受大戶型、高總價的房產。一般的限購城市雖然尚未出臺房產稅,但是需求結構的改變將使高檔樓盤的蓄客時間持續更久,而中低端樓盤的需求依然旺盛,開發商也將在近期調整供應節奏,力推此類住宅。因此未來幾個月主要城市的住宅成交結構將出現明顯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