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規劃26條干線公路 “六縱五橫十五加密”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據新規劃介紹,干線公路主要承擔中山市與周邊城市的中短距離對外交通運輸需求,以及主城區與各區鎮之間、城市副中心與城市副中心之間、市域內各鎮區之間的市域內部交通運輸…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據新規劃介紹,干線公路主要承擔中山市與周邊城市的中短距離對外交通運輸需求,以及主城區與各區鎮之間、城市副中心與城市副中心之間、市域內各鎮區之間的市域內部交通運輸需求,形成對“提升主城區首位度”、形成“一主三副多節點”發展的重要支撐。
上版規劃20條干線公路,構成“六縱五橫九加密”干線公路格局,本次修編,根據城市發展趨勢和交通需求預測,結合高速公路布局調整,規劃26條干線公路,其中主干線11條(高快速路),加密線15條,構成“六縱五橫十五加密”的干線公路格局,總里程為668.4公里。
高速公路:4條變10條
●廣澳高速公路,線路全長約41.1公里。(已建成)
●廣珠西線高速公路,線路全長約68.5公里。(已建成)
●江珠高速公路北延線,線路全長約9.1公里。由現狀江珠高速公路向北延伸,于中山市域西北角經古鎮和小欖兩鎮后,向北至佛山和廣州(新增)
●廣中江高速公路,線路全長約21.6公里。西接佛開高速公路,由古鎮鎮進入中山市境內,向東經小欖、東鳳、南頭和黃圃各鎮后,進入廣州市番禺區,與東新高速公路相銜接(新增)
●深羅高速公路,線路全長約50.5公里。由規劃深中通道和現狀中江高速公路組成,東接深圳機荷高速公路,向西利用深中通道跨珠江口,于翠亨新區馬鞍島進入中山市,經火炬區、民眾、港口、東升、小欖和橫欄各區鎮后,進入江門市,接佛開高速公路,部分路段與深中通道廣珠連接線共線。(部分已建成,即中江高速)
●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線路全長約19.5公里。(已建成)
●深中通道廣珠連接線(東外環高速公路),線路全長約54.5公里。于翠亨新區(南朗鎮)由現狀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接出,向北經南朗、火炬區、民眾、三角和黃圃各區鎮,最終接入廣中江高速公路,部分路段與深中通道廣珠連接線共線。
●中開高速公路及小欖支線,線路全長約65.4公里。主線于火炬開發區馬鞍島由深中通道引出,向西經火炬開發區、東區、石岐區、西區、沙溪和橫欄鎮各區鎮后,跨西江進入江門新會,最終接開陽高速公路;小欖支線由西區沙朗附近的主線引出,向西北利用小欖快線通道,經西區、東升和小欖,最終接入江珠高速北延線。
●深茂鐵路公鐵兩用大橋公路連接線,線路全長約3.3公里。從南沙跨洪奇瀝水道至民眾鎮后,利用上版的加四線通道,接深中通道廣珠連接線。
●香海高速公路,線路全長約9.7公里。由金琴高速公路向西經坦洲鎮南部,跨西江后繼續向西延伸至珠海市海泉灣。
六縱
縱一線
民眾—火炬開發區—南朗—珠海,線路全長約29.3公里。上版規劃中的加四線向南延伸至翠亨新區和珠海,北接深茂鐵延伸路公鐵兩用大橋公路連接線。
點評:主動接受南沙新區的輻射,南接珠海科創東路,加強東部組團各鎮的聯系。
縱二線
南沙—民眾—火炬開發區—南朗—珠海,線路全長約35.3公里。即上版規劃中的縱二線,即S111的線位,南朗段進行線位調整。
點評:加強東部組團各鎮之間、中山與南沙、珠海之間的聯系。
縱三線
南沙—黃圃—三角—港口—東區—五桂山—三鄉—坦洲—珠海,線路全長約66.6公里。與上版規劃中的縱三線基本相同,坦洲鎮局部線位調整。北接南沙新聯大道,南接珠海市珠海大道。
點評:它是中山市域的中軸線,串聯北部地區、中心城區和南部組團各鎮,也是廣珠聯系的中線通道。
縱四線
佛山順德—南頭—東鳳—小欖—古鎮,線路全長約17.3公里。線路即上版規劃中的加二線(新沙水公路),北接順德區碧桂路,南接古鎮古神公路。
點評:加強西北組團各鎮聯系,緩解現狀G105和S364的交通擁堵問題。
縱五線
佛山順德—東鳳鎮—小欖鎮—東升鎮—西區—沙溪—南區—板芙—三鄉—珠海,線路全長約60.2公里。即上版規劃中的縱五線,即G105的線位。
點評:加強西北組團、中心城區和南部組團之間以及中山與佛山、珠海的聯系,對中山的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縱六線
佛山順德—古鎮—橫欄—大涌—板芙—神灣—坦洲—珠海,線路全長約63.9公里。線路即上版規劃中的縱六線,即古神公路。北接百安公路,南接桂山西路。
點評:加強西北組團與南部組團之間的聯系、分流G105的交通流量、緩解道路交通擁堵,增強中山與佛山、珠海的聯系。
五橫
橫一線
佛山順德———東鳳———阜沙———港口———民眾,線路全長約34.0公里。路線與上版規劃中的橫二線基本不變,只是民眾段往中心區北側改線。西接順德規劃的干線主干道,東接縱一線。
點評:加強北部各鎮的聯系,促進各專業鎮之間產業協調與合作。
橫二線
橫欄—東升—港口,線路長度約27.3公里。線路由上版規劃中的縱四線南段與沙港公路組成。西接南外環延長線,東接番中公路。
點評:對擴大城區的范圍提供非常有利的支撐。
橫三線
江門—古鎮—橫欄—沙溪—西區—石岐—東區—火炬開發區—南朗(馬鞍島),線路全長約47.6公里。即由沙古公路、北外環、火炬開發區沿江路組成。西接江門五邑路,東至馬鞍島。
點評:加強西北組團、中心組團和東部組團之間的聯系。
橫四線
江門—橫欄—沙溪—南區—東區—火炬開發區—南朗(馬鞍島),線路全長約45.0公里。與上版規劃中的橫四線基本相同,局部微調,即由南外環延長線、南外環、東部快線組成,貫穿整個中心城區,西接江門規劃南環路,東至馬鞍島。
點評:將是主城區聯系翠亨新區的快捷通道。
橫五線
珠海斗門—板芙—神灣—三鄉—五桂山—南朗,線路全長約28.9公里。與上版規劃中的橫五線基本不變,西接珠海規劃一級公路,東接縱一線。
點評:加強中山市南部組團與東部組團、中山與珠海斗門之間聯系。
新劃分
新版規劃將中山市干線公路網劃分為高速公路和干線公路2個層次,干線公路又劃分為2個層次,取名為主干線和加密線,其中主干線等級為高快速路,加密線等級為一級公路,兩者道路設計標準不一樣。
兩大目標
“211”
1)中山市至周邊6個城市,至少有2條便捷聯系的高速公路通道;
2)中山市每個鎮區至少有1條高速公路,而且都有出入口;
3)中山市主城區與全市各鎮區,以及城市副中心與城市副中心之間,至少有1條高快速路直接聯系。
“603015”
1)中山市至周邊6個城市,實現60分鐘全覆蓋;
2)中山市主城區至全市各鎮區,實現30分鐘全覆蓋;
3)中山市各鎮區至臨近高速公路出入口,實現15分鐘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