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以貿易順差來判斷人民幣匯率沒道理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美貿易摩擦、人民幣匯率問題近段時間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15日表示,僅僅以中國存在貿易順差為由來判斷人民幣匯率,缺乏經濟學基礎,也沒有道理。 關于人民幣匯…
中美貿易摩擦、人民幣匯率問題近段時間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15日表示,僅僅以中國存在貿易順差為由來判斷人民幣匯率,缺乏經濟學基礎,也沒有道理。
關于人民幣匯率和其對出口的影響,姚堅重申,因為中國對美國存在貿易順差,美方的業界和國會議員反復從中美雙方的貿易數據來判斷中國的貿易利益和人民幣匯率的合理價格,這是沒有道理的。
“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反映了雙方經濟的一個方面,我們同時不能忽略美國在中國市場有大量的,美資公司每年在華的銷售額有2200億美元左右,這些是通過投資實現的,此外還有美國服務業在中國的發展。如果把這些綜合在一起來看,中美的利益是互補、共贏的。如果僅僅以中國存在貿易順差為由來判斷人民幣匯率,缺乏經濟學的基礎,也是沒有道理的。”姚堅表示。投資
此外,針對美國商務部日前發布終裁結果對中國輸美無縫鋼管征收高額懲罰性關稅一事,姚堅指出,此案美國采取了許多歧視性的做法,嚴重損害了中方的利益,是中國政府和業界不能接受的。
姚堅說,美方不顧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事實,在美方認定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的背景下,重復使用反傾銷、反兩種貿易救濟措施。在此前的有關案例中,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已經判定對于中國產品實行“雙反”調查的做法沒有法律依據。補貼
他同時表示,美方在對中國無縫鋼管的“雙反”調查中采取了替代國、外部基準、不利事實等許多歧視性做法,造成認定傾銷幅度的提高,這種做法嚴重損害了中方利益,是中國業界和政府所不能接受的。
據介紹,2007以來,美國已經連續就中國出口的標準鋼管、油井管、鉆管等15項鋼鐵產品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涉案產品價值近70億美元,約占中國輸美鋼鐵產品的三分之一,對中美雙方正常經貿關系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美國商務部13日作出終裁,決定對中國產無縫鋼管征收13.66%-53.65%的反補貼關稅及48.99%-98.74%的反傾銷關稅。(來源:上海證券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4萬億投資秋季例檢下月展開 下一篇:世行行長:人民幣升值并非萬能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