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去年七成北京兩月賣地收入476億
來源:中國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月28日,北京土地市場迎來首場開年盛宴,包括朝陽、房山、大興、通州等區的13宗經營性用地迎來現場競拍。競拍結果顯示,13塊地全部出讓成功,過半土地溢價率近50%,包括萬科、保利、首開等3…
2月28日,北京土地市場迎來首場開年盛宴,包括朝陽、房山、大興、通州等區的13宗經營性用地迎來現場競拍。競拍結果顯示,13塊地全部出讓成功,過半土地溢價率近50%,包括萬科、保利、首開等33家房企參與奪地競爭,成交總額超過107億元。至此,北京今年前兩個月土地出讓金收入達到475.8億元,占去年全年土地出讓金的73%。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一線城市的土地市場會持續火爆,但考慮到市場與政策處于不確定狀態,目前房企拿地仍將比較理性。
成交額占去年全年七成以上
2月28日下午,北京市國土局掛牌出讓的13宗土地進行競拍,其中7宗位于房山,2宗位于朝陽孫河,大興、密云、順義、平谷各1宗。據參與現場競拍的人士介紹,不到下午兩點半,國土局交易大廳已經聚滿了人,開發商需要排隊領號。
其中,最受關注的朝陽區孫河G地塊,經過21輪競拍,首開股份最終以16.6億元成功競得,溢價率達34.7%,樓面價達到26358元/㎡,是13宗土地中樓面價最高的一塊。
北京市國土局競拍結果顯示,13塊地全部出讓成功,過半土地溢價率近50%,33家房企參與競爭,一天成交總額超過107億元,面積超過157萬平方米。至此,北京今年前兩個月出讓金達到475.8億元,這一數字為去年全年的73%。
亞太城市房地產業協會會長謝逸楓指出,北京土地市場升溫的主要原因包括:由于去年與今年前2月住宅市場銷售情況良好與融資環境好轉,開發商資金壓力緩解,購地熱情恢復;其次,地方政府集中土地供應,供應增加;再次,從去年下半年主要城市供地及成交土地的節奏看,土地市場回暖的跡象的確明顯出現,高單價、高總價的地塊次第出現,已經明顯影響了周圍區域市場的預期;另外,新國五條的細則未全面落實,樓市調控處于空窗期。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認為,北京土地市場在2013年或將延續2012年下半年成交活躍的市場行情,土地市場整體將平穩上行,成交量較2012年增長可期,有望全年再回千億。
不過,受“兩會”期間與地方政府調控政策的落實影響,接下來的3月可能成為今年土地市場的“低谷”。目前北京土地市場沒有新掛出將于3月成交的宅地或商業地塊。
房企一季度拿地積極
去年多數一二線城市未完成供地計劃,土地市場比較低迷。而從去年底以來,隨著房價的上漲,土地市場也開始回暖。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土地市場會持續火爆,地價漲幅也會較大,對房企而言,今年一季度是地價相對便宜的時期。因此,最近各大龍頭房企都開足了馬力在土地市場列土封疆。春節后,龍頭房企在土地市場上的表現依舊搶眼,一線城市是其拿地的重心。
過去一周內,綠地、中海、保利等幾家房企共花費76億元資金在幾大熱點城市拿地。2月19日,中海以28.06億元底價摘得南京麒麟科創園兩幅地塊;2月20日,保利聯合體以8.17億元購得青島市北區兩幅宅地;綠地則在2月22日-25日的四天內斥資20多億元連拿三地塊。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曾表示,2013年綠地土地儲備計劃確定為800億元左右,是去年的兩倍多。
但從土地成交的價格與溢價率來看,房企拿地,相比2012年年底并未出現繼續升溫。折算保障房后,新近成交的土地溢價率低于2012年年底,且地塊成交明顯兩極化,個別地塊受熱捧,部分地塊接近底價。謝逸楓認為,雖然市場火爆,但考慮到政策處于不確定的狀態,房企拿地策略并不激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