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場供需關系緊張 或加劇房價上漲壓力
來源:中國新聞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雖然11月份已經步入寒冬,但土地市場的火勢卻絲毫不減。隨著前10個月銷售業績的上漲,大型房企開始積極拿地補倉。面對大型房企的旺盛需求,土地供應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卻有所減少。土地供需出現…
雖然11月份已經步入寒冬,但土地市場的“火勢”卻絲毫不減。隨著前10個月銷售業績的上漲,大型房企開始積極拿地補倉。面對大型房企的旺盛需求,土地供應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卻有所減少。土地供需出現的緊張關系,加劇了業內對房價上漲的擔憂。
土地市場“火勢”不減大型房企拿地補倉
11月份寒冷的氣候,未能掩蓋土地市場上的“火勢”。據中原地產研究院向中新網房產頻道提供的數據顯示,在11月份前15天內,其監測的13個重點城市的各地經營性用地供應約797公頃,已經超過10月份777公頃的供應量。
而在11月份的前22天,萬科、綠城、招商、保利、富力和金地6家標桿房企合計拿地權益支付價達到110.45億元,權益建筑面積達327.95萬平方米。其中萬科占據首位,拿地權益支付價達到38.66億元,權益建筑面積達到119.52萬平方米。
面對持續升溫的土地市場,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分析認為,從最近全國主要城市供地及成交土地的節奏看,土地市場回暖的跡象出現,高單價、高總價的地塊接連出現,部分開發商對房地產市場的樂觀程度也明顯提高。
此外,保利、融創、綠城等多家上市房企提前兩個月完成全年銷售任務;房地產龍頭企業萬科,前10月的銷售總額更是高達1100億元。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標桿房企在回籠資金的同時,庫存受到較大消耗,所以急需拿地補倉。
土地市場供需關系緊張加劇房價上漲壓力
據國土資源部網站公布的地價檢測報告顯示,2012年第三季度,全國105個主要監測城市土地供應5.43萬公頃,環比減少4.26%,同比減少37.75%。其中,住宅用地供應約1.16萬公頃,同比減少34.68%;房地產開發用地供應約1.68萬公頃,同比減少27.51%。
在樓市調控的背景下,與去年同期相比,土地供應量有所減少,這跟火爆的土地市場形成了鮮明對比。據鏈家地產數據顯示,三季度四個一線城市住宅用地土地出讓金總計414.7億元,環比大漲355.7%,溢價率高達23.12%,達到了2011年調控后的最大值。
廣州社科院研究員彭澎近期向媒體表示,土地市場與樓市之間存在互動效應,而土地市場的最新動向可能會助推房價。部分業內人士也認為,持續升溫的土地市場,使得地價隨之水漲船高;房企的高位拿地,最終還是由購房者來“買單”。
此外,樓市“翹尾”現象的出現,則進一步加劇了樓市的供需矛盾。中新網房產頻道近期走訪多家樓盤,發現京城個別項目出現了“一房難求”的局面,“走關系”買房的情況再次出現。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對中新網房產頻道表示,房價出現快速增長的風險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