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救市前仆后繼 蕪湖力度空前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房地產市場調控保持房地產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已經包括了100%契稅補助、購房補貼和購房落戶等優惠政策。只不過當時的補助力度較小,門檻較高。市場分析人士幾乎一致認為,…
房地產市場調控保持房地產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已經包括了100%契稅補助、購房補貼和購房落戶等優惠政策。只不過當時的補助力度較小,門檻較高。
市場分析人士幾乎一致認為,蕪湖此次加碼購房優惠,原因是樓市長期低迷對地方經濟帶動作用減弱。有人進一步分析稱,從短期看,契稅補助、購房補貼等將增加地方財政負擔,蕪湖為救樓市,已開始對自家財政“割肉”,之所以能忍這個痛,根本上是難以擺脫對土地財政的依賴。
中國房地產信息集團分析師薛建雄對本報評論稱,蕪湖近幾年GDP增速特別快,其中房地產投資是主要拉動力量。但受到樓市調控政策影響,近兩年當地房地產銷售額增長放緩,土地出讓收入更是負增長。
歷史數據顯示,2010年蕪湖土地出讓金為116.3億元,2011年則縮減至83.69億元,蕪湖當地一房地產人士昨日對本報表示,2011年蕪湖新增大量商品住宅供應,總體供過于求,加上樓市調控影響,導致樓市觀望情緒濃郁,“除了一些推行降價跑量策略的樓盤銷售還可以之外,價格不動的樓盤很難成交。”
另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則認為,蕪湖市是皖南地區經濟最發達的城市,相對來說房價也是最高的,此次政策加碼鼓勵剛性需求購房,可幫助開發商消化高庫存,緩解資金壓力,防范中小型房企“跑路”風險。
德佑地產研究主任陸騎麟也認為,這些措施表面上看將使政府承受一定支出壓力,但是,一旦這些措施促成當地樓市回暖,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其他稅收種類彌補,更重要的是,樓市回暖將緩解開發商資金壓力,增加土地市場熱度,有利于土地出讓金的提高,同時也有利于開發商的后續開發建設,進而促進地方經濟的增長。
捅破地方“明控暗救”窗戶紙?
縱觀全國各地樓市,春節后絕大部分依然“冬意沉沉”,此時此刻,調控的走向無疑是市場乃至各地政府的關注焦點。鑒于許多地方都有“救市”之心,只是對中央堅持調控的意志有所顧忌,蕪湖此舉會不會捅破各地“明控暗救”的這層“窗戶紙”?
21世紀不動產上海區域分析師黃河滔表示,近期中央政府表示要鞏固房地產調控成果,故預計樓市整體調控基調仍未轉向。不過此次蕪湖新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地方政府對樓市政策松綁的急切心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蕪湖推出的優惠政策尺度較大,若成功施行,或將會有更多城市跟進。
但中國指數研究院副院長陳晟認為,同此前馬鞍山一樣,蕪湖樓市新政的針對性是鼓勵剛需,這與中央的精神并不相違背;但各地在執行這類政策的時候,必須對購房者享受補貼的資質進行嚴格認證。
“從鼓勵消費,提振內需的角度來看,我個人認為各地類似的政策很有可能會相繼出來。”陳晟說。
陸騎麟則表示,部分二三線城市有可能效仿蕪湖這一舉措,尤其是一些地方經濟對房地產業依賴度較高的城市,它們對于房地產市場的回暖有著較為迫切的希望。
不過,多數分析人士認為,上海等一線城市效仿這種措施的可能性很小。
陸騎麟指出,一方面,一線城市的樓市調控一直處于各方關注焦點,一旦公布這樣的政策,將面臨很大壓力。另一方面,一線城市的房價遠高于二、三線城市,如按照蕪湖的補償標準,對成交的拉動作用有限,徒然增加了政府開支,有可能成為沉重的財政負擔。
綜觀近期各地鼓勵購房的種種措施,除了財政補貼之外,許多地方也采用了標準微調的手法,如中山市調整樓市限價令“上限”,從原來的5800元/平方米調整為6590元/平方米;廣州市稱正在研究差別化“限購”;北京也正在研究外地來京人員憑居住證適用北京市民購房規定的可行性。有的地方也采用調整普通住宅標準、上調普通住宅指導價的手段以降低購房稅費成本。2月7日,天津市上調普通住宅指導價,據估算可令購房稅費成本降低六成左右。
市場分析人士幾乎一致認為,蕪湖此次加碼購房優惠,原因是樓市長期低迷對地方經濟帶動作用減弱。有人進一步分析稱,從短期看,契稅補助、購房補貼等將增加地方財政負擔,蕪湖為救樓市,已開始對自家財政“割肉”,之所以能忍這個痛,根本上是難以擺脫對土地財政的依賴。
中國房地產信息集團分析師薛建雄對本報評論稱,蕪湖近幾年GDP增速特別快,其中房地產投資是主要拉動力量。但受到樓市調控政策影響,近兩年當地房地產銷售額增長放緩,土地出讓收入更是負增長。
歷史數據顯示,2010年蕪湖土地出讓金為116.3億元,2011年則縮減至83.69億元,蕪湖當地一房地產人士昨日對本報表示,2011年蕪湖新增大量商品住宅供應,總體供過于求,加上樓市調控影響,導致樓市觀望情緒濃郁,“除了一些推行降價跑量策略的樓盤銷售還可以之外,價格不動的樓盤很難成交。”
另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則認為,蕪湖市是皖南地區經濟最發達的城市,相對來說房價也是最高的,此次政策加碼鼓勵剛性需求購房,可幫助開發商消化高庫存,緩解資金壓力,防范中小型房企“跑路”風險。
德佑地產研究主任陸騎麟也認為,這些措施表面上看將使政府承受一定支出壓力,但是,一旦這些措施促成當地樓市回暖,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其他稅收種類彌補,更重要的是,樓市回暖將緩解開發商資金壓力,增加土地市場熱度,有利于土地出讓金的提高,同時也有利于開發商的后續開發建設,進而促進地方經濟的增長。
捅破地方“明控暗救”窗戶紙?
縱觀全國各地樓市,春節后絕大部分依然“冬意沉沉”,此時此刻,調控的走向無疑是市場乃至各地政府的關注焦點。鑒于許多地方都有“救市”之心,只是對中央堅持調控的意志有所顧忌,蕪湖此舉會不會捅破各地“明控暗救”的這層“窗戶紙”?
21世紀不動產上海區域分析師黃河滔表示,近期中央政府表示要鞏固房地產調控成果,故預計樓市整體調控基調仍未轉向。不過此次蕪湖新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地方政府對樓市政策松綁的急切心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蕪湖推出的優惠政策尺度較大,若成功施行,或將會有更多城市跟進。
但中國指數研究院副院長陳晟認為,同此前馬鞍山一樣,蕪湖樓市新政的針對性是鼓勵剛需,這與中央的精神并不相違背;但各地在執行這類政策的時候,必須對購房者享受補貼的資質進行嚴格認證。
“從鼓勵消費,提振內需的角度來看,我個人認為各地類似的政策很有可能會相繼出來。”陳晟說。
陸騎麟則表示,部分二三線城市有可能效仿蕪湖這一舉措,尤其是一些地方經濟對房地產業依賴度較高的城市,它們對于房地產市場的回暖有著較為迫切的希望。
不過,多數分析人士認為,上海等一線城市效仿這種措施的可能性很小。
陸騎麟指出,一方面,一線城市的樓市調控一直處于各方關注焦點,一旦公布這樣的政策,將面臨很大壓力。另一方面,一線城市的房價遠高于二、三線城市,如按照蕪湖的補償標準,對成交的拉動作用有限,徒然增加了政府開支,有可能成為沉重的財政負擔。
綜觀近期各地鼓勵購房的種種措施,除了財政補貼之外,許多地方也采用了標準微調的手法,如中山市調整樓市限價令“上限”,從原來的5800元/平方米調整為6590元/平方米;廣州市稱正在研究差別化“限購”;北京也正在研究外地來京人員憑居住證適用北京市民購房規定的可行性。有的地方也采用調整普通住宅標準、上調普通住宅指導價的手段以降低購房稅費成本。2月7日,天津市上調普通住宅指導價,據估算可令購房稅費成本降低六成左右。
延伸閱讀
- 上一篇:中山松綁樓市限價或將影響政府公信力 下一篇:央行住房信貸新政關鍵在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