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潮顯現 樓市拐點來臨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專家認為,雖然價格環比略有下滑,但同比并沒有下降,距離房價回到合理水平還有一定距離。 近日,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開始有技巧地邁入降價行列,十大標桿房企中已有中海、保利、萬科、富力等…
專家認為,雖然價格環比略有下滑,但同比并沒有下降,距離房價回到合理水平還有一定距離。
近日,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開始有技巧地邁入降價行列,十大標桿房企中已有中海、保利、萬科、富力等7家開發商進行大規模降價銷售。
降價潮顯現
上周末,位于北京大興區的龍湖時代天街以每平方米11800元的均價入市,售樓處的工作人員21日在電話中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房子已經售罄。
龍湖地產2010年12月拿地時樓面均價7519元/平方米,加上每平方米的基本建安成本3000元以及其他各種費稅3000元,龍湖時代天街每平方米的成本在1.4萬元左右,遠超其售價。中原地產張大偉說,龍湖地產項目預計虧損10%,北京首現虧本入市樓盤,說明現在市場慘淡。
此前不久,同樣位于北京大興區的順馳領海,由于降價引發老業主維權,售樓處甚至遭到老業主打砸。
中原地產的數據顯示,11月上半月,北京大興區在售新盤的均價為17554元/平方米,與8月份的20284元/平方米相比,有大約15%的下調。
陽光新業的一位負責人21日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年底開發商需要支付銀行貸款、工程款,所以才以價換量。“老項目降價風險太大,新項目低開后再高走,不僅能集聚人氣,還能快速回款。這種低開高走的方式已在2009年被驗證,是很有效的銷售策略。”
自今年5月份中海、碧桂園等開發商率先舉起降價大旗以來,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邁入降價行列。中原地產的監測顯示:十大標桿房企中已有中海、保利、萬科、富力等7家開發商進行大規模降價銷售;10月份,十大標桿房企在售項目的銷售價格環比和同比分別微跌3%和2%,其中保利、富力、綠城、萬科和中海的銷售均價環比有一至兩成的下降。
拐點顯現?
開發商高舉降價大旗,樓市開始退燒。
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70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平均環比下降0.14%,首次跌破100大關;平均同比漲幅3.09%,漲幅比上月縮小0.73個百分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廖英敏21日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轉折,房價有所松動。
鏈家地產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分析認為,10月份一線城市環比指數99.83,33個二線城市環比指數99.75,其余的三四線城市環比指數為99.96。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認為,在一線城市止漲3個月后,二三線城市也全部表現出下降趨勢,樓市拐點已經顯現。
“雖然價格環比略有下滑,但同比并沒有下降,距離房價回到合理水平還有一定距離。”廖英敏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以限購和限貸為代表的調控政策還將持續。
出于對后市的不樂觀預期,即便手頭略有閑錢的開發商也轉向謹慎擴張。陽光新業的相關負責人坦承,目前的宏觀環境確實讓不少開發商放慢了擴張速度,但開發商們向二三線城市擴張的趨勢并沒有改變,傾向于全國性布局的開發商將越來越多。
上周末王石在公開場合表示,房地產宏觀調控初見成效,若能在三年內維持,中國房地產業可順利軟著陸。
“近期房價的回落與限購政策密切相關,在沒有達到調控目標前,限購政策不宜輕易退出。未來銀行信貸政策或將對首次置業者有所放松,但不會涉及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廖英敏說。
張月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隨著以價換量的難度增加,一些失去市場先機的開發商,不得不把降價一步到位,樓市大降的趨勢已經顯現。
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