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碳鋼超晶粒細化研究有新成果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日,巴西學者通過實驗研究了碳含量和變形溫度對兩種普通碳素鋼在超晶細化時的影響。通過熱扭轉試驗對選取的鋼試樣進行塑性大變形。視測試溫度而定,這兩種鋼最終的顯微組織結構中都含有超細…
近日,巴西學者通過實驗研究了碳含量和變形溫度對兩種普通碳素鋼在超晶細化時的影響。通過熱扭轉試驗對選取的鋼試樣進行塑性大變形。視測試溫度而定,這兩種鋼最終的顯微組織結構中都含有超細的鐵素體晶粒和分散的滲碳體顆粒。隨著變形溫度的升高,鐵素體晶粒的尺寸也會隨之增大。而且,這兩種鋼在超晶細化時都會達到一個臨界應變。
該實驗通過熱扭轉試驗進行了SAE 1010低碳鋼和SAE 1045中碳鋼的塑性大變形。主要結論如下:第一,通過扭轉試驗進行大變形可以產生極微小的鐵素體晶粒。第二,低碳鋼獲得最小的晶粒尺寸是0.6μm。最小的晶粒尺寸隨著碳含量的增加而減小。中碳鋼獲得的鐵素體晶粒平均尺寸為0.4μm。第三,在變形時存在著一個最小的臨界應變,超過這個應變,不會進一步獲得比較有意義的細化晶粒。對于低碳鋼這個臨界應變是3,對于中碳鋼是1.8。第四,對于晶粒細化存在著一個最小的臨界應變,這個應變值隨著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第五,實驗結果可用Kocks-Mecking模型和相互獨立的ρ和ε兩個參數進行定性分析和解釋。
延伸閱讀
- 上一篇:芬蘭進行TRIP超高強鋼組織結構分析 下一篇:包鋼低硅燒結礦的冶金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