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新興產業“十二五”年均增速將達24%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工信部總經濟師周子學5月22日在北航第八屆MBA年會上表示,為實現國務院提出的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目標,“十二五”期間戰略性新興產業要實現24.1%的年均增長速度,2016年-2020年要實現21…
工信部總經濟師周子學5月22日在北航第八屆MBA年會上表示,為實現國務院提出的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目標,“十二五”期間戰略性新興產業要實現24.1%的年均增長速度,2016年-2020年要實現21.3%的年均增長速度。從我國現有產業基礎來看,新一代信息技術將會是未來發展的重點。
新一代信息技術是重點
《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提出,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8%左右;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15%左右。
周子學表示,按照近幾年我國GDP的發展速度及規模測算,預計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約4.3萬億元,2020年將達到11.4萬億元。為實現國務院提出的上述發展目標,預計戰略性新興產業在2011年-2015年間要實現24.1%的年均增長速度,2016年-2020年要實現21.3%的年均增長速度。
從新興產業所處發展階段和推進的層次來看,預計到2020年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
周子學表示,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的發展速度將高于上述指標。
在四個支柱型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將會是未來的重點。從產業發展基礎來看,我國的IT產業已經在世界上形成一定的競爭優勢:產業規模大,培育了一批較大的企業,形成大量的中小企業,建成了大批產業基地,各地發展的熱情極高。從市場空間來看,新應用不斷涌現,產品升級換代速度加快,互聯網日益普及,“兩化”融合持續深化仍將給IT產業帶來巨大的成長空間。
從產業關聯角度看,IT產業與其他戰略性產業的關系十分密切。節能環保、生物需要大量應用IT的技術來實現,新能源產業中的太陽能電池本身也是IT產品,高端裝備嵌入的核心組件是IT產品和技術,也是目前我國裝備制造業中的最薄弱環節之一,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控等也屬于電子產品。
生產端和需求端同時推動
周子學指出,從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取向而言,需要同時從生產端和消費端同時推動產業發展。從生產端來看,要加快界定戰略性新興產業,指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標準、目錄;加大財稅金融政策的扶持力度,引導和鼓勵社會投入,支持產業合理布局。
從需求端來看,要積極培育市場,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包括組織實施重大應用示范工程,支持市場拓展和商業模式創新。
周子學表示,要繼續發揮擴大內需政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促進作用,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拉動內需政策,包括家電、汽車等,對擴大城鄉消費、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