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本,内射女校花一区二区三区,年轻丰满的继牳4伦理

#
客服熱線:0311-85395669
資訊電話: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電話:
0311-85395669
指標

王建:貨幣不是導致通脹因素 用財政補貼消費者

瀏覽:|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

王建

當前國內與國際的經濟環境都趨于復雜,在風云變幻的經濟形勢中理清宏觀政策思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雖然在加強,但是仍很弱。而中國目前的通脹不是貨幣供給過量的結果。

中國經濟增長動力趨弱

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曲線是“前高后低”,從一季度的11.9%下降到四季度的9.8%,從這個趨勢看,經濟增長的動力有逐漸衰減趨勢。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率繼續下降到9.7%,增長動力似乎還在下降,但工業增長率去年四季度是13.3%,今年一季度是14.4%,有明顯增強,所以經濟增長的動力是有所恢復的。

但這種恢復是很微弱的,從三大需求動力看,出口一季度出現10億美元逆差,而去年同期是140億美元的順差,實際消費增長去年一季度超過15%,今年下降到11%,從投資看,去年一季度實際投資增長超過了22%,今年下降到18%,所以三大需求水平都是下降趨勢。

我比較關注經濟增長的先行指標。一個是“新上項目計劃總投資”,這代表著未來可能發生的投資需求,2009年上半年這個指標的增長率曾經超過90%,達到新世紀(18.80,0.00,0.00%)以來的高峰,這明顯是由政府反危機的投資政策造成的,但隨著政府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到2010年1-11月,新上項目投資的增長率就下降到25.6%,今年一季度進一步下降到負的12.7%。由于中國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投資拉動,未來投資需求顯著趨弱,對增長曲線的下壓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第二個重要的先行指標,是PMI指數中的生產訂單和出口訂單的變化。根據有關機構的跟蹤研究,過去6年的3月份,這兩個指標平均會上升4.4個百分點,但是今年3月份僅上升了0.9個百分點。由于在此之前PMI指數已經連續下跌了4個月,而在一般都會出現季節性反彈的3月份又是反彈力度很弱,也說明了增長動力不足這個現狀。

今年以來,政府宏觀調控的重點在于反通脹,但反通脹的相關措施也會削弱增長動力,目前這種情況雖然還不顯著,但是如果繼續加大反通脹的力度,在增長動力已經很弱的背景下就應該慎重了。

目前通脹不是貨幣供給過量的結果

中國目前的通脹,是由輸入型通脹、食品推動的結構型通脹,以及由工資推動的成本推進型通脹復合形成的。這三類通脹的共同特點,都是首先導致企業生產成本上漲,然后是企業為保住利潤水平,以提價方式向市場釋放成本上漲壓力,所以這三種通脹,又都可以歸結為成本推進型通脹。由于成本上升,企業對投資資金與流動資金的需求都會增加,所以也會引起貨幣量的增長,但是貨幣量的增長是結果而不是原因。

這幾年通脹反復出現,很多人都把發生通脹的原因歸結到是中國的貨幣長期超發,由此形成流動性長期過剩,因此順理成章地認為應該通過緊縮貨幣來治理通脹。這樣的認識恐怕有很大問題,因為說近十年來,特別是自2003年的新一輪經濟增長期以來,中國的貨幣供給量過大是依據不足的。

所謂貨幣超發,是指貨幣供給量超過了經濟增長的實際需求。從貨幣(M2)增長率看,1991-2002年的平均增長率是23.1%,同期的經濟增長率是10.2%,貨幣超前經濟增長11.7個百分點,而2003-2010年,貨幣增長率是18.9%,同期經濟增長率是10.9%,貨幣超前經濟增長7.2個百分點。所以貨幣增長率超前于經濟增長率的幅度,近8年來是大幅度下降的。根據西方貨幣學派的理論,貨幣超發導致通脹一般最長只有9個月的滯后期,如果20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貨幣是嚴重超發的,那早就會爆發嚴重的通脹,而不會持續到今天才爆發,更不會在1998-2002年出現年均0.4%的消費物價負增長,也就是一般所說的“通縮”。

如果說是自2003年以來新經濟增長期存在貨幣嚴重超發,就更站不住腳,不僅因為近8年來與1991-2002年比較,貨幣增長率低而經濟增長率高,更因為在新一輪經濟增長期中,中國經濟貨幣化的程度更深,規模也更大。

在轉軌過程中的中國經濟,貨幣供給量最終會被三個部分吸納,第一是經濟增長會吸納貨幣,第二是通脹,第三就是由市場化體制改革所形成的經濟貨幣化,比如以前產權和土地都不能交易,但是現在有了股市,土地也可以交易了,而這些都需要貨幣。所以,在貨幣增長率中扣除了實際經濟增長率和代表通脹水平的GDP平減指數后還有貨幣余量,就可以看成是經濟貨幣化所產生的貨幣需求。

比較1991-2002年與2003-2010年這兩個時期,前一個時期的年均貨幣余量是5.4個百分點,后一個時期是2.4個百分點,說明近8年來超過現價GDP增長率的貨幣余量顯著低于以前時期,但是必須看到,自2003年以來的8年,中國的貨幣化程度更深,規模更大。比如2005年股票流通市值首超萬億元,2008年土地出讓金總額首次近萬億元,2005-2010年貨幣M2增長了1.86倍,而股票流通市值增長了14倍,全國土地出讓金增長了4倍,這說明近幾年的貨幣深化過程,已經足以全部吸納貨幣超前于現價經濟增長的全部余額,甚至連以前年份的貨幣余額也吸納掉了。如果近十年的貨幣增長率低于前十年,而經濟增長率與貨幣深化的程度和規模又高于前十年,我們有什么理由認為近年來是貨幣供給過量,而又導致了當前的通脹呢?

如果貨幣不是導致當前通脹的因素,則緊縮型的貨幣政策就不會產生抑制通脹的效果,而只能產生壓抑增長的效果。從壓抑通脹的宏觀調控實踐看,自去年10月以來央行已經10次提高了存款準備金率和4次加息了。存款準備金率的提升可以看成是為了對沖外匯流入所導致的人民幣投放,但加息和貸款控制則是直接指向了通脹。緊縮貨幣對通脹的影響從國際經驗看,應該在6個月后能夠看到效果,到目前已經過去了6個月,然而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4月份前10天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變動情況看,除了部分蔬菜價格在下降,糧食、植物油和肉類的價格還是在上漲,而國際油價正是在4月份上到了110美元的新高點。所以我可以肯定地說,繼續貨幣緊縮是不可能解決通脹問題的。

從今年一季度貨幣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看,貨幣M2的增長率是16.6%,而現價經濟增長率是17.6%,因此貨幣供給不僅沒有給貨幣深化留出空間,而且對經濟增長也形成了1個百分點的負面影響。有人會說沒有這低于增長一個百分點的貨幣供給,通脹就下不來,但是請不要忘記,2008年上半年當出現貨幣增長低于現價經濟增長7個百分點后,到下半年中國經濟就出現了急劇下滑,這中間當然有外部金融風暴的影響,但宏觀調控失度恐怕也是重要的原因。目前由于貸款投放控制過嚴,企業普遍感到資金緊缺,民間借貸的利率也急劇飆升,這些情形都在2008年上半年出現過,所以如果堅持認為繼續加大貨幣緊縮力度,就可以抑制住輸入型與結構型通脹,就會重復2008年上半年的歷史。

如果不能使用貨幣政策反通脹,宏觀政策的重點就應該向財政政策轉移,就是通過財政的轉移支付,對中低收入人群進行財政補貼,以使他們在通脹過程中的實際消費水平不下降。

來源:中國證券報
延伸閱讀
上一篇:美元和美債分道揚鑣說明什么?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騰訊]
關鍵字:王建 貨幣 不是

宏觀經濟排行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历史| 曲松县| 尉氏县| 南昌县| 杭锦后旗| 金堂县| 东光县| 屏东市| 安徽省| 扎囊县| 海林市| 油尖旺区| 思南县| 年辖:市辖区| 建德市| 黄石市| 汉中市| 翼城县| 安新县| 芜湖市| 泗阳县| 杭锦旗| 微博| 应用必备| 萨迦县| 渑池县| 阿克苏市| 武胜县| 桐庐县| 承德县| 襄城县| 嘉义县| 阳东县| 新竹市| 承德县| 子洲县| 鄢陵县| 鄂伦春自治旗| 邵东县| 三门县| 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