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未來3年美元大幅貶值難以避免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3月19日上午在2011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未來三年,美國國債的價格下降、收益率上升,美元大幅度的貶值恐怕是難以避免的;他還預計,2011年中國貿易順差降…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3月19日上午在2011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未來三年,美國國債的價格下降、收益率上升,美元大幅度的貶值恐怕是難以避免的;他還預計,2011年中國貿易順差降至1500億美元左右,占GDP的比重大概能降到2%左右。
2010年,中國的外貿順差從2009年的近2000億美元降到1831億美元,占GDP比重從危機前的10%左右下到3.03%。李稻葵認為,匯率的升值不是順差縮窄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國的勞動用工成本在上升。
李稻葵還指出,中國的外匯儲備,加上中投所持資金大概是3萬億美元,中國現在是最有耐心、最具有長遠眼光的投資者。過去兩年來,中國事實上在整個國際金融界起到了一個金融穩定器的作用。
他還認為,美國經濟現在已經步入了比較健康的一個恢復進程,美國積極擴張的貨幣政策加上二輪經濟刺激政策帶來了美國的繁榮,但實際上,美國的財政情況是經不起推敲的。歐洲方面,李稻葵指出,歐洲央行并沒有采取像美聯儲那樣的大規模刺激政策,因此其經濟恢復在很大程度上、至少是在早期過多地依賴了財政政策,而財政在歐洲的很多國家來看,是非常不穩定的,因此出現了債務危機。
他認為,歐洲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在未來1至1.5年甚至2年時間內,經過德國跟法國的通力合作,給歐債危機國家提供短期的財政方面的支持,促進其改革,歐債危機可基本上走向穩定。未來兩年之內也許會有波動,但是總體來講問題不大。
對于日本近期的強震,李稻葵認為,短期之內會帶來日本經濟的放緩、甚至于重新出現負增長,同時對世界經濟的供應鏈產生沖擊,短期內或未來半年內使整個世界經濟的恢復產生問題;但是中期來看,由于抗震救災經濟要恢復,在總需求方面對日本經濟的增長會有一定的拉動力。
不過,他指出,日本地震總的來說是一場很大的經濟上的負擔,日本國債的水平已經占到GDP的230%,平均每一位日本國民身上背的國債水平達到了10萬美元,從長遠來看將進一步加劇了日本的財政負擔,而日本從中長期來看只能通過逐步的提高利率、逐步增加老百姓稅負來加以解決。
李稻葵認為,“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國家總的來說目前的情況非常好。”不過,受國際貨幣發行國經濟結構調整產生的波動的影響,這些國家的通脹問題、自身的財政赤字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
他表示,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國家,長期的財政赤字、經常帳戶赤字恐怕難以維持的,在未來三年之內可能會出現金融方面的問題,出現一定的金融上的波動可能在所難免。
來源:一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