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兩會”熱議公租房: 提前五年建完4000萬平米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本報記者1月18日從正在召開的重慶“兩會”上獲悉,重慶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全面完成4000萬平方米公租房建設,其中主城區完成3000萬方,區縣完成1000萬方。 這較原計劃提前了五年。去年,重慶…
本報記者1月18日從正在召開的重慶“兩會”上獲悉,重慶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全面完成4000萬平方米公租房建設,其中主城區完成3000萬方,區縣完成1000萬方。
這較原計劃提前了五年。去年,重慶市政府曾規劃,2020年前建4000萬平方米公租房。
重慶從去年開始探索雙軌制供房體制,即低收入群體住房由政府興建公租房保障。從去年2月起,重慶已開始啟動這一全國規模最大的公租房建設,今年春節前將首批配租。
由于公租房的融資、管理、運營等等都是全新的課題,這些問題的解決與否,關系到公租房的可持續性,以及政府住房保障承諾的實現,因而,這成為重慶“兩會”的熱議話題。
“不差錢”
1000億資金由財政出資300億,市場渠道融資700億
對于公租房建設的提速,重慶理工大學教授邱冬陽認為,這是重慶產業發展、戶籍改革以及城市化的需求。
重慶傾力打造的以惠普筆記本電腦項目為代表的加工貿易業,將會聚集數以萬計的勞動力;重慶的戶籍改革,到2020年,將累計使1000萬農村居民轉戶進城,從而使全市的城市化率由現在的29%,提高到60%以上。
“這些項目都需要政府提供大量的住房保障。”邱冬陽說。
重慶公租房管理局副局長唐華麗表示,4000萬平方米系根據實際需求測算得出。重慶調查總隊去年按1%的比例,對主城居民進行了入戶調查,結果顯示,有22%的家庭有租房需求。
在此基礎上,重慶市政府測算,到2015年,全市有近1000萬戶人,將22%比列下浮按15%計算,全市公租房需求總量約150套,減去過去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已提供保障的,全市住房需求在97.81萬戶。
“建4000萬方米,可提供80萬戶的住房需求。”唐華麗說。
據公租房管理局估算,重慶4000萬平方公租房建設,除了土地,全部建設資金需1000億左右。重慶公租房建設全部由政府出資,采取政府劃撥土地,減免相應稅金,由國有城投、土地兩大集團興建的方法。
這場規模宏大的建設,所需巨資會不會使地方財政不堪重負?“重慶公租房建設不差錢。”唐華麗介紹,公租房建設所需的1000億資金,以3∶7的比例,由財政出資300億,融資貸款700億。其中,財政出資包括中央專項資金30億和各級財政的支出。
另700億則通過市場渠道融資。一方面,公租房有10%配套商業住宅,4000萬平方米規劃有400萬平方米的商業住宅。“這也是借鑒了新加坡和香港的公租房制度,我們測算下來,可籌集400億左右資金。”唐華麗稱。
另外,根據《重慶市公租房管理暫行辦法》,公租房采取租售并舉的方式,承租人在租期滿5年后可以申請購買,“4000萬平方賣10%的話,就可以回收資金約100億余元。”
剩下的200億則通過銀行貸款。據了解,有關商業銀行為重慶公租房項目提供了貸款利率下浮10%的優惠,以及3到5年的還款寬限期。這樣,整個公租還本付息期限為十年,總利息計100億元。即10年需還本付息300多億,一年30多億。
唐華麗表示,本息將通過租金來償還,“4000萬方的公租房,按每平方12元計,預計每年收取租金43億多。還本付息后,還有十多億余額。”
此外,他還透露,目前重慶正與幾家基金公司合作制定方案,擬以200多個億的租金為基礎,將公租房運營管理部分申請上市。
“所以,公租房投入和運營的資金是平衡的。”唐麗華說。
公租房管理難題
要重點考慮公共產品配套以及對這種新型社區的管理問題
重慶2010年開工公租房1300萬平方米,預計今年2月完工1000萬方,并將在2月份、9月份分兩批出租給居民,預計有40萬人入住。2011年則計劃開工1350萬方。
隨著公租房體系的深入運營,除了投融資,還有更多的問題考驗著重慶這場大規模試驗。
從政府的角度,目前主要關注兩大問題,一是公租房的布局。根據重慶的規劃,主城區的公租房共21個點,分布于主城內外環高速500平方公里范圍,遠郊區縣則布局于萬州、涪陵、永川、江津、合川、黔江六個區域性中心城市。
由于公租房的收支平衡,很大程度在于穩定的承租者帶來的租金收入。“產業發展就對公租房可持續性至關重要,另外布局也考慮到與產業布局的一致性。”唐華麗稱。
另一個問題是公租房聚集區的管理。據了解,重慶主城區公租房一個小區大約有5萬居民,與周邊城市小區將形成近28萬人規模的社區。唐麗華表示,政府接下來要重點考慮公共產品配套,以及對這種新型社區的管理問題。
而在重慶“兩會”期間,重慶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他們更細節的關注點。
而在重慶“兩會”期間,重慶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他們更細節的關注點。
首先是在分配上。重慶在去年6月頒布了《公共租賃住房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單身月收入不高于2000元,家庭月收入不高于3000元可申請公租房。為了保證公平性,公租房將實行搖號配租,搖號將進行電視直播。
不過,重慶市政協委員劉江龍提出,由于公租房不限戶口,對外來務工人員的收入、家庭人口、住房面積進行統計有很大困難,同時,大量不同職業身份的承租人,有限的管理人員很難去核實真實性。
另一個是關于租金。去年,重慶政府初步將公租房租金定為每平方10元到12元左右。但根據“兩會”的反應,這個租金水平對不少農民工仍然太高。
更難的是公租房管理。由于公租房群體規模大、分布廣、構成復雜、流動性強,日常管理困難,劉江龍認為,如果運營全部由政府自己進行,很可能重蹈過去公房管理部門的覆轍。
對此,九三學社重慶市委也建議,應盡快建立完善公租房建設運營的政策制度,建立完善公租房運營管理的技術支持保障體系以及信用體系。
公租房是否應當出售爭議更大。重慶市人大代表魯磊的觀點頗具代表性。他表示,公租房是公共資源,出售則減少了公共資源,也改變了租房的性質,其次一部分人花少量的錢買到公租房,對其他有房人,更主要是對無房的人來說,很不公平。
對此,公租房管理局回應,如果公租房出售后,社會還有大量需求,政府可以再建。但也有人大代表指出,再建的成本會越來越高,同時也會耗費大量的財政資源。
此外,區縣的資金壓力仍大。九三學社重慶市委的建議則提出,現在,大部分區縣,由于本身就是“赤字財政”,建公租房資金壓力很大,“一些區縣公租房建設資金甚至占財政收入的1/5—1/4,政府財政難以支撐。”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