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月江蘇進出口轉正 地方再祭外貿保增長措施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南京海關5月23日最新消息,“2013年1-4月江蘇進出口總值1667.1億美元,同比增長1.3%。其中,出口1000.1億美元,增長4.6%。”寥寥幾十個字成為了南京海關發布的最短消息,更加顯示出當下外貿…
據南京海關5月23日最新消息,“2013年1-4月江蘇進出口總值1667.1億美元,同比增長1.3%。其中,出口1000.1億美元,增長4.6%。”
寥寥幾十個字成為了南京海關發布的最短消息,更加顯示出當下外貿進出口形勢的嚴峻。此前的1-3月江蘇進出口1195.2億美元,同比下降1.5%,遠遠低于2013年既定年5%的增長目標。
本報記者獲悉,1-4月的同比數據“浮出水面”后,江蘇省政府隨即下文,指出“保持外貿穩定增長的任務十分艱巨”,要求堅持全年增長5%的目標不動搖,并提出了外貿進出口總體上“位次不后移、份額不減少、質量有提升”。
區域協調外貿
從全省區域分布看,呈現明顯的南重北輕格局。2012年蘇南5市占據了外貿進出口總量的86.1%,而蘇州又占據了其中的56%,約占全國的1/8.
“蘇南是外貿主陣地”,省商務廳人士對本報記者分析,當下蘇南必須抓住現代化示范區建設的重要機遇,在穩定存量中努力擴大增量、促進轉型。
蘇南外貿工作的重點在于,要積極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出口產品規模化、傳統產業出口產品高端化,不斷提高對外貿易質量和水平。
此外,對蘇南地區外貿平臺載體要更加發揮出作用,形成新的外貿增長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要探索開展離岸貿易等新業態,做大保稅貿易總量。”南京海關統計分析處官員向本報表示。如,張家港保稅港區汽車整車進口口岸、蘇州工業園區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等,要積極支持地方政府在沿海、沿江港口建設大宗商品進口集散地等。
蘇中和蘇北地區,因后發成長優勢明顯,則被認為是外貿保增長的生力軍,潛力無限。因此,要合理利用財稅扶持政策,大力培育出口主體。江蘇省對廳局單位提出要求,對蘇中、蘇北地區外貿發展要傾力支持,在土地、融資、用工、財稅等方面給予傾斜。
“特別是對落戶的一些重大項目,可以按照‘一項一策’研究采取特殊政策,充分發揮龍頭示范作用,帶動總量成長。”上述海關人士指出。
降成本
“現在匯率變化快,如果能夠在外匯結算上時間更快些,可幫助我們節約更多的成本,”南通海門市一家紡織企業的負責人告訴本報。
江蘇省國稅局向本報提供的一份最新簡報顯示,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按規定實行“先退稅后核銷”,同時加快推進稅庫銀聯網,讓更多出口企業能在第一時間取得退稅資金。
“我們目前正在和人行協商,簡化銀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手續和審核單證流程,以方便企業辦理跨境人民幣業務。”在昆山工業園區掛職的一位官員告訴記者。
本報獲悉,蘇南地區正與中央部委協調,爭取開展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運營便利化試點工作,用來提升企業資金運營效益。
來自省商務廳的消息顯示,由省財政再注資,擬將2013年省商務發展基金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規模擴展到100億,覆蓋中小微企業超過1000家,并支持小微企業投保出口信用保險達到4000家,“此時國家政策必須發力,幫助中小企業大膽開拓市場、搶抓訂單,并且主動防范和承擔相應風險。”江蘇信保副總潘水根告訴本報記者。
而財政支持力度也將繼續加大,“正在完善省商務發展專項資金切塊、免申報等資金管理辦法,簡化手續,加快撥付,在審計監督和績效評估到位的同時讓企業先得到資金。”上述省商務廳官員對記者表示。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川南將成為成渝經濟區的中部脊梁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