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票重啟 發行100億元對沖流動性及機構強需求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5月8日,記者從多位銀行間債市交易員處核實,當日上午央行向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進行91天央票的詢量。通常,周二、周四為央票發行窗口時間,在前一天,央行會對交易商進行需求量摸底,即央票詢…
5月8日,記者從多位銀行間債市交易員處核實,當日上午央行向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進行91天央票的詢量。
通常,周二、周四為央票發行窗口時間,在前一天,央行會對交易商進行需求量摸底,即央票詢量。
5月8日下午6點,央行發布公告稱:“為保持基礎貨幣平穩增長和貨幣市場利率基本穩定,將于2013年5月9日(周四)發行2013年第一期中央銀行票據”。
據悉,這一期中央銀行票據期限3個月(91天),發行量100億元,繳款日為2013年5月10日,到期日8月9日。本期中央銀行票據以貼現方式發行,向全部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進行價格招標。
此次央票發行意味著,在闊別17個月后,央票發行重新回歸公開市場操作。
“央票重啟可以看做為央行近期對沖流動性組合拳的一部分。”海通證券(行情股吧買賣點)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稱。
央行最近一次發行央票,發生在17個月前的2011年12月,此后整個2012年,央票發行斷檔。究其原因,一家中型保險(行情專區)公司固定收益投資經理告訴記者:“去年全年我國新增外匯占款基本處于低迷狀態,為此央行主要利用逆回購操作向市場投放資金,維持流動性平衡”。
不過今年一季度,外匯占款重現大規模流入跡象,前三個月,新增外匯占款總額突破萬億元,外匯占款增量達1.2萬億人民幣,創歷史新高。
“外匯占款新增大幅上升,貿易順差還在增加,通脹壓力不小。”李迅雷稱。5月8日最新公布的4月進出口數據顯示,當月貿易順差達1145.3億人民幣,高于預期。
去年以來,外圍主要經濟體相繼推出貨幣寬松政策,同時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資金流入壓力不減,流動性相對寬松。
一時間,市場降息預期再起,理由是降息可有效緩解資金流入的壓力,并促使資金成本下降,減輕企業負擔,刺激經濟增長。
但李迅雷認為,現階段降息可能性幾乎為零。“通過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儲蓄已經大規模搬離銀行,進入銀行表外業務,某種程度上利率已經市場化。如果現在再降息,銀行表外業務、影子銀行將更加難以控制。”
5月6日,國家外匯局下發《關于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有關問題通知》,對虛構貿易背景、套利交易、異常跨境資金流入等行為,提出警示及相關防控措施,要求銀行嚴查虛假貿易,同時限制銀行系統做空美元的能力。
“國家出臺這一通知,旨在封堵熱錢流入。”李迅雷稱。
緊接著,7日,央行發布公告,稱其在公開市場進行了550億元28天期正回購操作,規模較上周四增加250億元,大規模回籠貨幣。
李迅雷表示,這一系列活動都說明央行要看住熱錢,控制好流動性。“這是一系列組合拳,還包括鼓勵境外投資等。”
“資金價格今年以來都處在低點。”上述固定收益投資經理表示。從資金面來看,5月8日,隔夜SHIBOR利率2.11%,7天SHIBOR2.984%,均處于較低位置。
同時,據記者統計,本周央行公開市場正回購到期760億元,央票到期1100億元,合計到期資金1860億元,為3個月以來到期資金量的新高,流動性進一步承壓。
“央行重啟央票詢量,是在試探機構對央票需求度,央票重啟顯示機構需求旺盛。”上述固定收益投資經理認為,這一重啟具有標志性意義,資金利率的拐點可能到來。
但他也表示,即便重啟央票發行也不意味著貨幣政策從緊。“央行保持流動性適度的態度明朗,只會對沖掉多余流動性。在經濟沒有完全復蘇以前,大幅收緊貨幣政策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