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創造”領先中國 研發經費每年超千億元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北京是中國智力資源最豐富的城市和全國科技力量最集中的地區。目前,全市從事科技研發的人員接近32萬,科技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5.8%,總額超過1032億元人民幣,位居中國首位。在北京創…
北京是中國智力資源最豐富的城市和全國科技力量最集中的地區。目前,全市從事科技研發的人員接近32萬,科技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5.8%,總額超過1032億元人民幣,位居中國首位。在“北京創造”中,最優秀的代表便是遍布全市的高科技企業。
來自北京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消息,目前,北京高新技術企業約2萬家,收入過億元的企業有125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在京設立的研發機構超過100家。2012年,在北京市達成的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1500億元,占全國4成左右,其中輸往京外地區的成交額占7成以上。北京的移動通信終端產量、集成電路設計業收入均占全國的1/4,軟件銷售收入占全國的1/5;自主知識產權操作系統、信息安全、重點行業應用軟件等市場占有率居全國第一;集成電路裝備主要產品和技術代表國內最高水平。
1月23日,北京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中關村管委會新聞發言人劉航用一組數字說明高科技企業對首都經濟發展的貢獻:2012年,中關村企業總收入達2.45億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是5年前的10倍。北京地區生產總值每4元中便有1元是中關村企業創造的。
2012年,中關村企業申請專利2.8萬件,其中6成是發明專利。僅聯想一家公司便申請專利1936件。劉航說,持有專利的企業數量持續擴大,顯示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科技創新活力不斷增強。
“科技創新人才是基礎、人才是關鍵。”北京市代市長王安順參加人代會分組審議時指出,“任何一個領域,最后決定勝負的,關鍵是人才。”
為了吸引海內外的高端人才,北京從住房、居留許可等多方面實施優惠政策。目前,北京在“千人計劃”中引進人才770人,中關村占80%;“海聚工程”入選者437人,中關村占70%。該區還為149名高層次人才及其家屬辦理了居留許可或多次往返簽證。
2012年,北京市研究與實驗發展(R&D)經費支出比2011年增長了10%,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8%,繼續位居內地首位。全市從事研發活動的人員31.8萬人,比上年增長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