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印度和巴西機會與風險并存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當美國和歐盟市場縮緊時,印度、巴西或是光伏投資的新領地。從可再生能源投資數字來看,2010年~2011年,巴西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資增長了13億美元,同比增長20%;印度同期的增長速度更為驚人…
當美國和歐盟市場縮緊時,印度、巴西或是光伏投資的新領地。
從可再生能源投資數字來看,“2010年~2011年,巴西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資增長了13億美元,同比增長20%;印度同期的增長速度更為驚人,投資增長37億美元,同比增長65%;中國同期投資增長20億美元,絕對值多于巴西少于印度,增長率為5%。三國的增長率均高于OECD國家4%的增長率。”德意志銀行氣候變化顧問、中國印度巴西研究主管米夏埃多·卡爾布瓦對本報記者表示。
新興市場潛力涌動,但也伴隨著風險。
“印度和巴西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這兩個國家目前的太陽能裝機容量幾乎為0,處于比較早的階段,容易取得比較快的增長。而且,印度和巴西對外來投資者持比較開放的態度。”卡爾布瓦表示,但到印度投資需要注意的是,該國官僚主義盛行,基礎設施也不健全等問題,導致風險重重。巴西的太陽能和風能市場最大的威脅,來自于反向拍賣導致的“低價贏家的詛咒”現象。
印度無力吸收中國光伏產能
《21世紀》:印度最近發生了該國歷史上最大規模停電,反映出該國嚴重的能源緊缺現象以及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對于印度近期發生的歷史上規模最大停電怎么看?
卡爾布瓦:本次印度大規模停電的原因,根據目前的觀察是干旱引起的灌溉需求,繼而導致了用電量急劇增加。因為沒有足夠的降溫用水,干旱影響了發電容量。
《21世紀》:太陽能市場持續低迷,由于日本的“停核”,中國的太陽能企業開始到日本尋求機會,你如何看待日本市場?
卡爾布瓦:日本在核電站事故之后,公布了比較有吸引力的對太陽能發電廠的補貼電價,但國外的供應商,不管是太陽能電池板,還是多晶硅等產品供應商,能否打入日本市場,依然不明確。
巴西、印度對外來投資者則更開放,巴西和印度都很歡迎中國的發展商,用中國的設備對他們也有很多好處。
在政策比較有效的情況下,印度太陽能裝機容量有可能會出現5~6倍的增長,到2020年,會達到18個GW的容量。但同時我們認為,印度國內可再生能源潛能可能不能被順利開發,因為該國的官僚主義,不健全的基礎設施,以及政策的復雜性和不可預見性,都會導致可再生能源的開發低于政府的規劃。
《21世紀》:中國在太陽能電池板和組件等方面的生產能力過剩,印度的需求是否足夠旺盛來消化中國的過剩產能?
卡爾布瓦:中國的過剩產能部分會被中國自己吸收,印度沒有能力吸收中國的所有過剩產能。
不過,印度有很多刺激太陽能需求的政策,國家層面有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國家太陽能計劃(JawaharlalNehruNationalSolarMission),明確
指出到2020年印度需要部署20GW太陽能裝機容量,另外,還有地區層面的刺激政策,有些邦的政策將會有更多的靈活度。
國家層面的刺激政策,對太陽能發電站使用的設備有更多的要求,比如,要求一定百分比的設備需要在印度本土生產,對于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來說,如果有興趣在印度建廠生產太陽能電池的話,這將是一個機遇。
《21世紀》:印度最近取消了風電的資產加速折舊政策,為什么?
卡爾布瓦:在風電方面,印度過去有非常激進的加速折舊政策,第一年就可以折舊80%的固定資產,以幫助風電開發商降低發電成本,今年年初,印度對風電行業取消了這一政策,這會導致風電開發商發電成本增長20%左右。
《21世紀》:因此印度的太陽能前景比風電更樂觀一些?
卡爾布瓦:是的,印度的風電已經發展了一段時間,而太陽能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機遇會多一些,政策支持也會更全面一些。
“低價贏家的詛咒”
《21世紀》:德意志銀行報告提到,如果不能及時擴大電網,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增長有可能受到壓制,印度和巴西在電網方面是否存在同樣問題?
卡爾布瓦:在2050年之前,成功開發中國1200GW可再生資源的最大風險,就是制度問題導致不能快速大規模地擴大電網。如果不能及時擴大電網,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增長有可能受到壓制。
和中國相比,印度有更嚴重的電網限制,而巴西的電網限制會比較少一些。巴西為了開發該國的水電資源,已經在過去一段時間里積極地建設電網設施,也有了比較大的傳輸容量,而且,巴西的氣候與中國不同,沒有冬季供暖對電網供應的限制問題。
《21世紀》:中國部署了一系列由政府制定的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政策,根據資源或地區的不同進行電價區分,與中國不同,巴西電網公司實行反向拍賣政策,導致“低價贏家的詛咒”,可否解釋一下?
卡爾布瓦:反向拍賣是一種市場導向的拍賣方式,主要目的是保證買方能以最低的價格買到商品。巴西不是唯一一個采用反向拍賣的國家,德國、美國、英國等國家都采用了反向拍賣政策,來幫助電網公司以最好的市場價格買到電。
但是,這是“低價贏家的詛咒”,因為開發商如果沒有經驗,可能低估自己的發電成本,報出很低的價錢,其實是他們自己所不能承受的,從而導致項目無法建造成功,而買方也無法以低價買到電。
印度對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項目也采取了反向拍賣政策,我們相信與巴西相似的“中標,但未建成”的現象也將會在印度存在。
延伸閱讀
- 上一篇:CPI漲幅回落難言調控更趨寬松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