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通脹反彈凸顯新興市場政策困境
來源:中國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巴西7月的通脹率折合年率為5.24%,遠高于市場預期,這是巴西通脹率近10個月來首次出現上行。這一數據對于GDP增速連續8個季度下滑、持續8次降息、降息幅度高達450個基點的巴西來說,無疑是其經…
巴西7月的通脹率折合年率為5.24%,遠高于市場預期,這是巴西通脹率近10個月來首次出現上行。這一數據對于GDP增速連續8個季度下滑、持續8次降息、降息幅度高達450個基點的巴西來說,無疑是其經濟陷入滯脹的不利信號。
新興市場經濟體普遍面臨巴西這樣的困境。2012年上半年新興市場經濟形勢繼續惡化,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受歐債危機導致外需不足及內需疲軟影響,新興市場GDP增速繼續放緩。其中,第一季度印度GDP增速僅為5.3%,跌至9年來的最低點,巴西經濟增速則從2010年第一季度起連續8個季度持續放緩。另一方面,歐債危機惡化和全球經濟繼續降溫致使跨境資本從新興市場大幅撤出,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出現大幅貶值趨勢。這一趨勢在2012年第二季度尤其突出,該季度巴西雷亞爾、印度盧比和俄羅斯盧布對美元的跌幅分別高達9.9%、9.4%和3.4%。在此背景下,為刺激經濟增長,新興市場實施寬松貨幣政策的力度不斷加大。2012年初至7月中旬,中國、巴西和印度分別下調了基準利率56個基點、300個基點和50個基點。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經濟增速放緩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致使新興市場通脹壓力有所緩解,但隨著寬松貨幣政策效果逐步顯現,通脹水平可能再次出現反彈。如果政府繼續降息,將不僅會加劇通脹反彈,而且可能會推動貨幣貶值,在歐美需求銳減的背景下,不僅出口不會增長,而且會引發資本大量外流。此外,在貨幣貶值情況下,企業還貸能力和融資能力將會下降,將給政府國際收支平衡帶來新的困難。歐美經濟的持續疲軟將進一步沖擊新興市場經濟增長,如果政府停止降息,將難免陷入經濟衰退的深淵。新興市場的宏觀政策調控將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展望今年后五個月,新興市場由政策變化所產生的風險將可能進一步凸顯,一定程度上制約其經濟回暖程度:一是新興市場出口增速繼續放緩,部分亞洲外向型經濟體和南美、非洲等資源型經濟體仍將面臨較大沖擊;二是金融市場避險需求可能繼續高漲,或推動新興市場資本加速外流和貨幣持續貶值,新興市場國家收支平衡將面臨較大考驗;三是經濟持續放緩以及金融市場動蕩加劇,或加劇新興市場金融風險,并可能引發地緣政治風險和社會安全風險;四是今年以來俄羅斯、美國、印度等國的極端天氣頻發導致農作物大面積歉收,同時全球糧食需求量可能繼續增加,糧食價格上漲趨勢不可避免,加大了全球對新興市場通脹繼續維持高位的擔憂。
筆者認為,雖然新興市場經濟增長在短期內面臨困難重重,但從中長期看,經濟發展模式及其未來轉型能夠實現突破,新興市場仍將繼續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
回顧過往的十年,新興市場真正地把握住了經濟騰飛的歷史機遇,盡可能地挖掘自身的資源稟賦,極大地發揮了比較優勢,形成了符合自身特點的經濟發展模式。展望未來,新興市場能否隨著經濟發展、資本積累的提高以及要素稟賦結構的提升,逐步通過改革和產業革命,引導支柱產業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轉變,成為其未來保持可持續增長、繼續引領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歐銀行業患上央行依賴癥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