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瞄準歐洲:打造內陸對外貿易體系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歐洲正在成為重慶的重要戰略。在5月12日的兩江論壇對歐貿易分論壇上,重慶兩江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徐鳴表示,重慶正在向國家申請建立對歐貿易創新示范區,以在兩江新區搭建一個高效、…
歐洲正在成為重慶的重要戰略。
在5月12日的兩江論壇對歐貿易分論壇上,重慶兩江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徐鳴表示,重慶正在向國家申請建立對歐貿易創新示范區,以在兩江新區搭建一個高效、現代化、暢通的貿易平臺。
為配套這一示范區的建設,兩江新區將建進口商品物流中心、歐洲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國際品牌港和商品保稅倉儲中心。
徐鳴表示,通過與歐洲的貿易,有利于促進重慶建立起內陸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和對外貿易體系。
重慶的“歐洲策”
徐鳴稱,發展與歐洲的貿易將是重慶的長期戰略目標。
根據重慶海關統計,今年1-4月重慶對歐實現進出口值31.8億美元,同比增長1.4倍。而去年重慶對歐出口近50億美元,同比增長209%,從歐洲進口20億美元,同比增長89%。
面對這組數據,徐鳴認為,重慶對歐經貿合作已進入一個嶄新時期,重慶也由此成為中歐進出口商品的重要中轉地。
此外,歐洲對華貿易熱度不減是重慶靠擾歐洲的另一原因。根據國家海關統計,盡管歐債危機影響持續,但2011年中歐雙邊貿易再創新高,達到5672億美元,同比增長18.3%。
商務部歐洲司副司長翟謙分析,中國對歐盟機械設備等高檔消費品需求旺盛,是拉動歐洲國家經濟復蘇重要的因素之一。
同時,中歐的經濟互補性依舊明顯。歐盟高端機械產品等產品遠遠領先于中國,而中國的勞動力密集型產品,比如機電產品、紡織品和家具、玩具等有巨大的成本優勢。
重慶試圖在其中分一杯羹。
徐鳴表示,一旦對歐貿易示范區形成,重慶江北機場將憑借飛歐洲少2小時的優勢,分流上海和北京的航運量。目前重慶江北機場已經開始第三條跑道的建設,2015年完成后貨郵吞吐量將會達到110萬噸。
而重慶的新招牌——渝新歐鐵路試行一年來開行頻率正在穩步提升。重慶經信委主任沐華平表示,該線路從重慶到德國杜伊斯堡的運行時間為16天,2014年蘭渝鐵路建成后將會繼續縮短到14天。
兩江新區管委會表示,以渝新歐鐵路為平臺,有助于兩江新區建設成為對歐貿易的物流中心和加工制造基地。
加快對歐貿易進程
當前,重慶硬件建設正在加快。
兩江新區管委會介紹,重慶正投資100億元在兩江新區建設全國第二大的會展中心——悅來會展中心,面積將達到60萬平方米,其中將會有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為歐洲產品來華銷售提供專門場地。
除此以外,重慶將建立國際品牌港,“把歐洲的國際品牌奢侈品牌拿到這里來展示銷售”。
12日的對歐貿易論壇上,兩江新區管委會分別與美國安博、意大利維龍、澳大利亞嘉民等企業簽訂了54億人民幣的投資項目,包括國際貿易集散中心、兩江新區供應鏈物流運營基地、兩江新區電子商務和金融物流產業園在內的物流設施正式入駐兩江新區。
這一系列的基地建成后,重慶物流體系將得到優化。同樣得到優化的還有重慶的交通運輸。
4月12日,由重慶交運集團與鐵道部、哈鐵、俄鐵和德鐵共同籌建的渝新歐鐵路(重慶)物流公司成立,該平臺公司主要將負責協調班列安排、降低鐵路物流成本。同時,參與該公司的哈鐵、俄鐵等企業還將在各自國家進行協調,保證渝新歐鐵路的回程貨源和運輸安全。
與此同時,長江最大的港口——果園港正在加緊建設。位于兩江新區東部的果園港年吞吐量設計為200萬集裝箱,建成后將使渝新歐鐵路與長江黃金水道聯通,重慶的貨物中轉功能將會因此輻射到長江中下游。
但要吸引歐洲貨物轉投渝新歐鐵路,其價格還需繼續下調。沐華平介紹,渝新歐鐵路目前的價格為9000美元一個集裝箱,和海運的4500-4700美元/箱相比還有不小距離。
“渝新歐鐵路最終目標是降到6500美金。”沐華平表示。
重慶的規劃也受到關注。歐盟商會副主席馬玉麟稱,歐盟商會已經承諾近期將在重慶建立分會。
歐盟駐華代表團第一秘書司馬睿也表示,重慶現在已經具備了綜合的多市聯運交通樞紐中心的能力,下周歐盟交通司總司長將會為此前往北京進行會談。
徐鳴透露,重慶正在爭取從歐洲進口整車的資格。徐鳴表示,整車進口資格拿下后,重慶將成為內陸第一個整車進口口岸,“從歐洲的進口會出現一個大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