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應繼續釋放流動性
來源:上海證券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1年全球經濟風云變幻,歐債危機肆虐,美國則被自身的財赤問題折磨得焦頭爛額,中國也出現經濟增長放緩的跡象。對此,中國證券報記者對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陳志武進行了專訪。他…
2011年全球經濟風云變幻,歐債危機肆虐,美國則被自身的財赤問題折磨得焦頭爛額,中國也出現經濟增長放緩的跡象。對此,中國證券報記者對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陳志武進行了專訪。他認為,雖然歐債危機在中長期都很難解決,但2012年的美國經濟仍展望積極,美聯儲應采取多發貨幣的方式以向市場持續提供流動性。對于中國經濟,他認為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美經濟前景積極
中國證券報:2011年已經進入尾聲,投資者往往會將今年的情況作為判斷2012年經濟的重要依據。你認為2011年美國經濟走勢怎么樣?股市的情況又如何?
陳志武:總體來說美國2011年經濟增長率可以到2.5%左右。第四季度的情況確實有所好轉,無論從美國政府機構還是企業界協會的數據均顯示,美國11月份和12月份的零售處于增長趨勢,居民收入在增長,失業率的情況也有所好轉,表明美國經濟目前不像今年7、8月份預估的那么差。股市方面,我認為最近這幾個月如果不是歐元區的債務危機,美國股市還應該繼續呈現上漲態勢。
中國證券報:對2012年美國經濟你是如何展望的?歐債危機以及美國本身的債務赤字問題會不會拖累美國經濟?
陳志武:第一,從目前的情況看,歐債危機對美國實體經濟打擊并不是很大。最近幾個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較為樂觀,制造業景氣指數也高于預期,失業率下降至8.6%。特別要指出的是,今年從感恩節到圣誕節期間,美國的消費和零售水平創近幾年新高。美國經濟受服務業和制造業提振較少,大約有76%均來自消費的提振,由于目前消費動力還不錯,所以經濟發展前景還算積極。
第二,要研判美國經濟發展,歐債危機確實是目前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投資者應該密切關注歐債危機到底往哪個方向走。一旦歐元區局面惡化,比如歐元出現崩盤、歐元區各國重新恢復各自貨幣,不僅是金融機構會陷入泥潭,歐元區經濟也會在一段時間內非;靵y,這將給美國經濟帶來很大的沖擊。
至于美國國會與政府對于債務問題的僵局,我個人認為影響不是很大。美國的政治制度導致各方在競選前對此類問題一般采取拖沓的態度,投資者應該已經見怪不怪。
中國證券報:美聯儲2011年最后一次貨幣政策會議紀要沒有任何關于刺激政策的暗示,扭曲操作一定程度上也令市場失望。你認為美聯儲在新的一年將會作出如何舉措?
陳志武:美聯儲最需要做的就是向市場多提供流動性。由于金融危機的緣故,目前美國銀行業回避風險的傾向性大大增加,放貸傾向性則很小。為了平衡銀行業的風險回避所帶來的貨幣供應緊縮,對沖貨幣供給的減少,美聯儲應該多發貨幣,多給市場提供流動性,從而抵消銀行的惜貸情緒。
目前,美國通脹率水平比較低,所以美聯儲在釋放流動性方面不會有太大后顧之憂。
歐元區存在結構性問題
中國證券報:你剛才提到歐債危機如果惡化會讓美國經濟受到沖擊,你認為美國會不會重蹈歐債危機的覆轍?美國經濟和歐元區經濟相比較有什么優勢?
陳志武:美國、歐盟兩大經濟體如果作比較,相對更健康的是美國。將政府負債水平GDP占比和國家總稅率的GDP占比兩個方面結合起來就可以得出結論,美國經濟現狀和未來2-3年狀況會遠比歐盟好很多。
到目前為止,美國政府債務是其GDP的100%,即1倍左右。歐盟成員國政府債務占GDP的平均水平是0.9倍左右。其中,希臘政府債務占GDP的1.4倍,英國政府債務則是GDP的0.85倍,表面看來似乎美國情況更差。但是,結合政府稅收的情況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總體來說,美國聯邦政府稅收僅占GDP的15%,如果加上地方政府稅收,美國社會總體稅負近幾年只是GDP的25%,2011年僅有24%。這就意味著,即使美國現在債務問題比較嚴重,但由于政府征稅較少,一旦美國財政赤字和債務水平如歐洲一般無法持續,美國政府的加稅空間非常大,完全可以抵御債務問題。當然,由于競選的緣故,加稅這種情況只會在萬不得已時才會發生。
中國證券報:從這個角度看,歐元區各國的情況不甚樂觀,歐洲債務危機會長期持續嗎?
陳志武:歐洲的問題一方面是財政赤字和債務水平,另一方面,歐洲高稅負是二戰后持續至今的政策,成為社會文化的一部分。歐盟國家目前稅率占GDP比重平均在41%。法國稅率GDP占比已經到了45%,有些國家甚至在50%左右。由于征稅空間狹小,各國無法通過征稅來降低財政赤字和國債膨脹。
由于國家國債和財政赤字高企,加上高稅率,難有好的辦法應對。財政緊縮可以成為一個選擇,但這意味著福利和養老等部門的削減,容易造成像希臘那樣的社會動蕩;就算勉強執行,一旦出現社會動蕩,對這些國家的經濟打擊也會很大。
現在我們看到歐元區首腦也在想辦法采取各種措施,但目前出臺的都只是短期的、輔助性的措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歐元區結構性問題,歐洲的債務問題是中長期很難解決的問題。
中國應加大貨幣供應
中國證券報:目前世界經濟發展存在相當的不確定性,中國經濟目前面臨哪些挑戰?
陳志武:中國經濟最大的挑戰在于民營經濟。在過去一年里,民營經濟受壓嚴重,特別是貨幣政策緊縮開始后,民營經濟受沖擊最大。另外,房地產市場也不樂觀,在過去8個月至1年,通過高利貸維持運營的企業,除了部分制造業,很多都是房地產企業。
我認為,首先,存款準備金率應該繼續下調,放緩貨幣緊縮局面。最近央行下降存款準備金率是很好的舉措。放大貨幣供應,更多資金可以提供給民營企業,放大民營企業的生存空間。
另一方面,通過政策信號鼓勵更多的金融機構包括民營金融機構給民營企業提供更多資金支持。最近銀監會允許一些主要商業銀行通過發行特別金融債支持中小企業就是一個例子。如果特別金融債在明年第一季度結束之前發放完畢并投放到中小企業的話,會給中國2012年經濟發展帶來更多動力的同時,抵消房地產價格下降帶來的沖擊,也讓中國的經濟更好地應對歐債危機。
第三,中國政府在財政稅收方面還可以通過更多的減免稅措施,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