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登·布朗:歐洲銀行業首要任務是改革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他曾經在全球爆發金融危機的最初時期被視作救市英雄,他曾經為英國帶來長達10年的低通脹、低失業率、低利率和高增長的經濟繁榮。盡管現在已退出政壇,英國前首相、前財政大臣戈登·布朗(Gor…
他曾經在全球爆發金融危機的最初時期被視作“救市英雄”,他曾經為英國帶來長達10年的低通脹、低失業率、低利率和高增長的經濟繁榮。盡管現在已退出政壇,英國前首相、前財政大臣戈登·布朗(GordonBrown)在經濟領域的造詣和才能依然為世界稱道。
繼2010年訪華之后,時任美國紐約大學教授的戈登·布朗12月11日再次現身上海,就當前歐洲嚴峻的經濟形勢,他提出“在實現新一輪的全球經濟平衡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他表示,現在歐元區所有的焦點都在財政改革,但如果不重視歐洲銀行業的改革和經濟增長的問題,本輪危機將可能導致未來持續10年的低增長和高失業率。
保守和主動
回顧布朗長達10年財政大臣任期的政績,最令人稱道的,莫過于賦予英格蘭銀行獨立制定利息基本利率的權力和責任,使其能夠自行控制貨幣,以及沒有加入歐洲單一貨幣體系的決策。
立足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彌漫的今天,當德法等諸多歐元區領導人為如何調停、斡旋歐元區多國利益以達成解決方案而焦頭爛額的時候,昔日曾被詬病“因理念保守而向歐盟言棄”的布朗,卻沒有因為如今英國恰好遠離歐債漩渦中心而置身事外,反而持有更積極主動的“旁觀者清”的態度。
作為一名經濟學家,布朗對本報記者表示:“英國應該為解決歐債危機提供更好的策略,幫助推進歐元區各國領導人之間的齊心合作,使危機能夠盡快得到控制。”
“盡管歐元貨幣成立已久,但歐盟領導人一直到2008年10月份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才坐在一起,當時盡管英國并不是歐元區成員國,但我依然受到邀請參加了歐元集團的第一波峰會,”在布朗看來,當時歐盟領導人只是局限于探討美國金融系統發生的問題、分析雷曼兄弟倒閉,把歐洲定位成“美國金融系統崩潰的受害者”,而并沒有關注到歐洲自身銀行業、金融業已經存在的潛在威脅和錯漏,也給當前這輪危機釀下苦果。
“事實上,歐洲銀行的杠桿化和負債率要高得多,而且歐洲銀行很大程度上更依賴儲蓄和短期市場融資。”布朗對本報記者直言,歐洲銀行業的首要任務就是銀行業改革,但在金融機構去杠桿化、降低財政赤字等方面,現在歐洲做得很不夠,一些歐盟國家必須采取更堅決果斷的措施,包括進行必要的結構性改革,在這個過程中“英國應該積極發揮作用,向歐盟提出有效建議”。
節流和開源
在剛結束的歐盟領導人峰會上,各國領導人依然就如何避免債務違約而努力達成協議,對此,布朗對本報記者指出,盡管有跡象表明財政改革方案已得到認可,但解決債務、縮緊開支的同時,各國不應該忽略歐洲經濟增長的問題,否則歐洲將進入持續10年的經濟低增長和高失業率時期,對全球經濟都會產生不可低估的深遠負面影響。
“目前歐元區并沒有明顯的通貨膨脹困擾,歐盟區各國領導人應該兼顧經濟發展,制定促進歐盟經濟增長的策略和方案。”布朗認為,歐洲是債務問題,不是金融危機,像希臘這樣高舉債務,不是靠自身增長就可以消化和解決的,要實現長期經濟繼續發展,必須更多地征稅,并控制社會福利開支,必須要有策略能夠確保歐洲一方面保持增長,同時又能降低赤字,其中“最刻不容緩的問題是如何維持和增強歐洲經濟的競爭力和發展能力”。
在具體建議上,布朗認為,“歐洲很多優秀企業在工業生產方面的技術依然強大,完全有能力為新興市場提供輸出服務,而新興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巨大需求也會為歐洲企業提供很大的機遇和潛力。在這個過程中,未來10至15年里全球經濟的發展將在以東方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和歐美發達市場之間,實現新的平衡,歐洲應該有意識抓住其中的巨大機遇,實現全球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過去和未來
有消息稱,幾個月前在打擊利比亞卡扎菲政權時表現團結的英法兩國首腦,卻因歐債危機互不待見。前有10月28日峰會上法國總統薩科齊讓英國時任首相卡梅倫“閉嘴”,后有薩科齊向英國媒體表示“英國人不了解歐洲”、“巴黎正成為歐洲的商業中心”等。與此同時,歐盟其他多國在擔心歐債危機風暴中德國可能勢力獨大,英國也似乎正在被歐元區“孤立”。
對于之前英國不加入歐元區的決定,布朗解釋,“因為當時我看不到英國和歐洲經濟在近幾年可以很容易實現有效轉型,同時盡管英國可以保證有穩定的協議和辦法維持債務水平,但我看不到歐洲有防范和解決金融和銀行危機爆發的機制存在。”
但是話鋒一轉,布朗說:“我相信英國不應該把自己和歐洲大陸割裂開來,和歐盟孤立是毫無道理的,所以不能說歐債危機爆發,英國就能擺出退出歐盟的姿態,英國一直都是歐盟成員,歐洲60%的貿易都是英國和歐陸之間發生的,我認為有些言論夸大英國獨立于歐盟體系之外是不正確的。”
就未來,布朗認為,“歐洲不光要進行現有財政改革,更應該未雨綢繆進行歐洲貨幣改革,并設立更好的措施和機制防范未來風險,英國應該在整個歐洲體系中參與到財政策略的討論、銀行業體系的改革以及經濟發展的規劃。”
從過去幾年中歐之間,尤其是和德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增多的跡象看,布朗肯定“中國巨大的刺激內需和基建投入的貿易需求,使德國過去幾年成功降低了失業率”,并鼓勵未來“中國應該與歐洲展開雙邊合作關系,未來中歐的合作關系將會非常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