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新增貸款或不超6000億 信貸寬松仍需觀望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10月新增信貸反季節沖高至5868億元,加上央行貨幣政策局部預調微調,使得市場預期信貸放松將進入現在進行時。但是,據報道,11月份大部分時間四大行并沒有延續10月下旬的生猛態勢:前28天,四…
10月新增信貸反季節沖高至5868億元,加上央行貨幣政策局部“預調微調”,使得市場預期信貸放松將進入“現在進行時”。
但是,據報道,11月份大部分時間四大行并沒有延續10月下旬的“生猛”態勢:前28天,四大行新增貸款徘徊在1000億元~1400億元之間,直到最后兩天才突然加大投放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家券商了解到,他們對于11月新增貸款總量的估測值不超過6000億元。
自12月5日起,央行35個月以來首次下調存準率,將釋放4000多億元流動性。與此同時,央行最新數據顯示,10月央行外匯占款月度余額8年來首次出現下降。在這種背景下,信貸將走向何方?
貨幣寬松之后或信貸寬松
央行數據顯示,10月外匯占款余額月環比負增長249億元。分析人士認為,10月外匯占款出現負增長,與歐債危機持續深化、海外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中國經濟增速下滑、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萎靡等因素有關。
國泰君安證券公司的報告指出,根據過去幾次的經驗,信貸寬松滯后貨幣寬松最快3個月,最慢6個月。考慮到今年貨幣寬松也就是國債收益率下降始于9月,信貸寬松最早在今年12月,最晚在明年1季度出現。
一位不愿具名的銀行業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存款準備金率下調提升理論貨幣乘數,并不能實質性增加信貸額度,信貸寬松仍需進一步觀察未來差別準備金率政策調整力度、新資本協議實施時間及力度。
受制于監管的信貸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們預測11月新增貸款為5900億元左右,與10月份相比略有提升,差別不大。
高華和光大證券則預計11月人民幣貸款規模約為5800億元和6000億元左右。
“最近幾個月的銀行信貸都不景氣,是由于現在的存貸比和資本充足率讓很多銀行無法提供更多的貸款。”魯政委告訴記者。
從三季度業績報告可以看到,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華夏銀行等8家上市銀行在第三季度的存款余額比二季度減少了約4100億元。
三季度存款余額的減少給銀行的存貸比帶來了較大的壓力。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今年9月末,16家上市銀行中有14家上市銀行存貸比較6月末攀升。其中有10家上市銀行存貸比超過70%,有4家甚至超過75%的監管紅線。
“新增貸款現在略有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金融機構在11月份及時地領會微調的精神,有些機構開始在信貸上增加。”魯政委表示。
魯政委指出,“假設今年剩下的兩個月,新增貸款都在6100億元左右,也還沒有超過7.5萬億元,所以我們認為目前的5900億并非特別多。但是受到監管的限制,在12月份新增貸款也不一定會有更多。”
10月份曾有機構預測,11月、12月的新增貸款都會接近7000億元。對此,魯政委表示,“我希望不要如此,過去兩年中國經濟遇到的問題就是由于貸款太多,能夠一直穩定在6000億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