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跌破臨界點 政策微調空間加大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連續兩個月下行,11月跌至50%的枯榮分水嶺之下,預示經濟景氣從擴張轉為收縮,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繼續下滑已成定局。然而在PMI數據發布前一晚,央行出人意料地…
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連續兩個月下行,11月跌至50%的枯榮分水嶺之下,預示經濟景氣從擴張轉為收縮,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繼續下滑已成定局。然而在PMI數據發布前一晚,央行出人意料地三年來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市場預期未來政策微調的空間會進一步加大。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FLP)1日公布數據顯示,11月份,PMI為49.0%,環比回落1.4個百分點,自2009年3月份以來首次回落到50%以內。同一天公布的匯豐PMI終值也大幅回落至47.7%,創下32個月以來新低,環比降幅也是三年來最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表示,11月份PMI指數繼續回落,已經低于50%。經濟景氣從擴張轉為收縮,預示未來我國經濟增長率將繼續回落。
從11月PMI的分項數據中可以看出當前經濟形勢已發生變化:購進價格指數持續回落顯示通脹風險已經大為降低;而新訂單指數以及新出口訂單指數則顯示,歐美經濟疲軟,出口增長將持續低迷,未來經濟增長仍面臨嚴峻挑戰。市場普遍預計第四季度經濟增速將繼續回落至9%以下。
在此背景下,“穩增長”的聲音愈來愈響。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稱,中國制造業環境大幅惡化,結合超預期放緩的通脹率來看,預計增長將取代通脹成為政策的主基調。
而“穩增長”的政策措施似乎也開始發力。
就在PMI數據公布的前一晚,央行出人意料地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這是央行“預調微調”的舉措,但在上述背景下增強了市場對政策微調空間進一步加大的預期。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表示,近期宏觀政策預調微調的力度可能增加,預計央行對流動性的控制將會進一步放松。屈宏斌還指出,未來6個月存款準備金率會下調3-4次,減稅和保障房財政投入會有更大空間。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