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債券”呼之欲出 德法態度左右前景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歐元區已經到了沒有選擇的地步:債務危機擴散至核心國家、歐元區紓困基金的擴容計劃遭到擱淺、歐洲央行又堅持原則拒絕成為最后貸款人,無計可施的歐元區不得不再次把歐元債券的想法擺上討論桌…
歐元區已經到了沒有選擇的地步:債務危機擴散至核心國家、歐元區紓困基金的擴容計劃遭到擱淺、歐洲央行又堅持原則拒絕成為“最后貸款人”,無計可施的歐元區不得不再次把“歐元債券”的想法擺上討論桌。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表示,歐盟委員會將于本周三公布一份有關發行歐元區共同債券——歐元債券的提案。
在希臘、意大利和西班牙相繼完成政府交替的復雜形勢下,歐盟委員會的建議無疑給化解歐債危機提供了一條符合市場意愿的思路,但這一建議能否在現實條件下執行?德國堅定的反對態度讓一切看起來不那么樂觀。
三種歐元債券可行方案
根據歐盟委員會的這份研究報告,推出“歐元債券”來完全取代歐元區各個成員國發行的主權債券,或許是穩定主權債務市場的“上上策”。歐盟委員會這份長達40頁的文件將于本周三正式公布。
據境外媒體報道,這份被稱為“綠皮書”的文件共列出了三種可行方案,每一種都對歐元區17個成員國開放:
第一種方案是歐元區將發行完全聯合債券:17個成員國為聯合債券提供共同擔保并停止發行各自的主權國債。這意味著各個成員國將分擔信貸風險,各國政府同意為其他任何一個政府的債務提供擔保。根據這一提案,所有新發行的國債都將以歐元債券形式發行,現有國債則將轉換為歐元債券。
第二種方案是有限的優先聯合債券:可以按一定的限度取代國債,比如占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0%,也可以設定一個最高上限,上限因各國政府遵守歐元區規定的合規程度而異。這類歐元債券還將獲得多個國家的聯合擔保。超過了這個限度,政府仍必須發行國債。歐元債券將比各國主權債券具有更高的優先級,并且附帶嚴格的條款。
第三,用歐元債券取代部分國債,但歐元債券將從各個政府獲得一定限度的擔保。就實施效果而言,第一種方案最為徹底,也最為有效;第三種方案效果最差,而且不利于信用評級較低的國家。
德國能否松口?
“歐元債券”并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此前早已多次作為歐債危機解決方法之一而被公開討論,但均因德法等國的阻力而束之高閣。
隨著歐元區多項權宜之計紛紛以失敗告終,市場對于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擴容的信心又不斷下滑,幾乎無計可施的歐盟領導人急需找到對歐元區債務危機的持久解決方案,這讓“歐元債券”一詞再次浮出水面。
越來越多投資者和經濟學家認為,發行歐元債券是化解歐債危機較為可行方案,甚至可能是唯一方案。但他們也同時認為,現在發行時機尚不成熟,聯合發債的提案不太可能很快獲得支持,尤其是德國的反對態度幾乎紋絲不動。
德法經濟實力和財政狀況良好,信用評級均為最優的AAA級,在金融市場上的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如果發行歐元債券,意味著它們將不得不與希臘、意大利等國“分攤”信用,將面臨融資成本增加的形勢,一旦這些國家再發生債務危機,被綁在歐元債券這條船上的德國就更難以脫身。
與此同時,德國一些官員也認為,這種做法等于是為那些揮霍成性的歐元區國家“減負”,讓它們搭上信用評級較高國家的“順風車”。
拿人手軟——無論是歐元債券還是任何其他方法,高負債國若要德國“點頭”的唯一辦法都只有“勒緊褲腰帶”。
“最終,每個成員國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德式節食’的財政緊縮、工資限制和結構性改革,或者就干脆退出歐元區。”法興銀行全球首席經濟學家MichalaMarcussen指出。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外匯占款現負增存準率面臨下調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