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的中國礦主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以前是一只腳進去,后來另一只腳也進去了,現在連屁股也進去了。之前做機械設備的陳明華2008年進入礦產業之后,已經完全轉型。9月17日,陳明華受印尼金水門集團地產和礦業公司邀請,去考察后…
“以前是一只腳進去,后來另一只腳也進去了,現在連屁股也進去了。”之前做機械設備的陳明華2008年進入礦產業之后,已經完全轉型。9月17日,陳明華受印尼金水門集團地產和礦業公司邀請,去考察后者的一處錳礦,金水門希望與陳明華的鑫銘泰國際礦業公司在當地合資興建煉礦廠。
金水門集團擁有三十幾處礦山,包括煤礦、鐵礦、錳礦和鎳礦等,其中60%~70%的原礦是出口到中國的,占到印尼出口中國原礦的10%。它們與中鋼以及溫州的華帝等中國公司也有合作。現在金水門希望能引進中國的技術和設備在當地冶煉。
事實上,隨著中國對能源資源的需求日益擴大,以及能源資源產品價格的不斷攀升,很多中國商人早些年就開始大量走向海外投資礦山,而東南亞也是一個集中之地。不過,在東南亞的投資者卻歷經風雨,而且鮮有成功者。
“每天有3000中國人到印尼找礦”
今年年初,陳明華在菲律賓的金礦開始出礦。他將主巷道命名為北京道,兩條支道則分別命名為上海道和廈門道。主巷道是在掘進387米時就找到了礦脈,現在整個礦道已經有600多米。
陳明華又在離礦山40分鐘車程的地方興建了一個冶煉廠。其冶煉設備是采用山東金諾公司的設備,“這是黃金冶煉設備比較好的一個,真正的技術工人也是從山東請過來的,就7個,而開礦的工人都是當地人。”
他對這個礦山是很滿意的,“每噸礦石含金7g,這樣的品位已經很好了。整個礦現在平均出來都在這個數量,F在力圖加到每天出礦30噸左右,因為通風設備還不完善,如果好的話可以一天100噸。”這些黃金按照國際金價賣給印尼國家銀行。
事實上,陳明華在此之前對礦山一無所知。他出生在印尼,在上世紀60年代回到中國福建,并取得中國國籍,在那度過了20年之后又去香港定居。他的商業經歷已經換了三個行業,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在福建做紡織成衣,1996年又開始轉型做凈水設備。
“2008年9月份之后,整個礦產包括煤、銅價格都掉下來了,那時候所有中國的投資者、收購者都回去了。我的一個好朋友是挪威人,做海上油井的,介紹我到這個行業。”陳明華介紹說,當時銅價是2.8萬元人民幣/噸,而現在已經是6.8萬元/噸。
在金融危機之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不斷攀升,中國投資者大舉進入海外。“現在中國投資者開始回涌,大概從2010年5月份開始,主要以銅礦為主。”陳明華說。實際上,東南亞國家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礦業大國印尼。
金水門集團地產和礦業公司董事長王威威說,據說每天到印尼機場的中國人中就有3000人是來找礦的,他也親自接待很多中國商人去考察。印尼中華總商會理事會常務主席陳泳志表示,在印尼有1000多家投資公司,可能有一兩百家是開發礦業的。
不僅民營投資者不斷涌入,而一些國企也開始紛紛開拓海外。印尼的煤炭儲量位居世界前列。2009年12月2日,印尼維查雅集團和中國中鼎國際公司合作的朋古魯煤電項目正式投產,一期60萬噸/年,而二期90萬噸/年也將于明年投產。“這是印尼第一個地下開采的礦井,也是中國第一家在這里開采的地下礦。”維查雅集團總裁洪貴仁介紹說。
維查雅集團是印尼知名的電力、石油、地產、煤炭生產和經營企業,而中鼎國際就是有110多年歷史的煤炭企業萍鄉礦業集團開拓海外業務的平臺公司。雙方的投資比例是50:50。中鼎國際印尼礦業公司總經理陸士敏說,2003年我們開始做海外煤礦業務,做海外業務是個戰略定位。
其實,中鼎國際在馬來西亞就已經建了一個產量30萬噸的煤礦。“它起了個窗口效應的作用,有很多人看了這個項目之后開始找我們談。當時也有些企業做過,但是就我們做成功了,煤礦是個高危行業,需要很高的技術含量,其他沒成功的大概就是因為技術和管理。”
“成功的投資者不多”
然而,“中國企業進入東南亞成功的不是很多,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我們也遇到很多困難,沒有誰隨隨便便成功的。”陸士敏說。
王威威說,我們印尼很歡迎中國來投資,但問題是大部分文化不同,中國來的不了解我們的文化,再比如中國的公司在這里開廠,只用他們帶過來的技術工人,這不是排華,而是文化上的差異。”
“我用菲律賓的例子來講好了,菲律賓人沒有能力開礦,礦都是在深山老林里,生活在那一帶的人都沒有錢,也不知道怎么開采,中國很多人去開采最后失敗了,就是不了解情況。首先要知道當地政府的情況;第二個是菲律賓民族的問題;第三個是游擊隊的問題;第四個是礦種的問題。這四個問題處理不好都會出問題。”陳明華坦言其中的艱辛。
陳明華說:“我比較幸運,我在印尼出生,我比較尊重當地人的習慣,印尼人和菲律賓人一樣,我現在的金礦所在的地方一半是穆斯林,一半是基督教。這個工人我分作兩派:上個月是穆斯林的齋月,他們不做工了,那么還有基督教的人在做工。為了平衡游擊隊的關系,我還請了游擊隊的一個小隊長。”
不過,現在他不僅要向當地游擊隊定期繳納保護費,而且還要向當地駐軍繳納。事實上,當地的官員腐敗叢生。這些都需要打點,這在東南亞國家都很普遍。在陳明華礦山申請審批過程中,曾經有菲律賓高層領導人索賄。
而在投資過程中,自身因素也很重要。陳明華說,很多中國投資者不了解礦種、不掌握礦山的具體情況,也沒有扎實的技術,往往投資失敗,最終血本無歸。
“第一合作伙伴很重要,我們和維查雅集團合作的時候也遇到很多困難,在雙方的共同利益方面也一起解決;第二是要有自己的優勢,跟別人合作,能做的項目都是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假如沒有優勢,競爭性就不強,別人對你的依賴就不高。”陸士敏表示。
“我們是(中國)南方的企業,地質條件相對比較復雜,這種條件下的礦井我們能做,但是北方的(露天開采)做不了。我們有相對的優勢,印度尼西亞的地質條件和南方的近似,所以我們有市場選擇的優勢,同時因為國內鼓勵走出去,我們現在主要是開采+代加工。”
文明解決文化差異
“鎳礦我做了6年了,2005年的時候從3萬美元,降到8000美元,現在又漲回來到一萬多,鎳礦一定會漲的,煤礦我們做了二十幾年,一開始30多元錢,后來18元錢,現在又漲到80多元了。我們也沒想到。”洪貴仁說。
而價格的攀升不斷刺激投資者進入。“鎳礦和中國五礦還在談,要建廠,用新技術建廠,很多還沒談好。他們不想在這里開廠,只想要原材料,不想帶機器。我們想用新技術,不用電而用焦炭,成本會省很多倍。”洪貴仁表示。
不過,印尼2009年頒發了新法令,該法案的主要內容包括,從2014年開始要求投資商開發礦產資源的每一個步驟,包括地質勘探、開采、可行性研究和項目建設,都必須得到印尼政府的批準;限制投資商在某些特定地區進行開采活動以保護該國的小型和中型礦業公司;要求投資者必須在印尼國內設立冶煉廠對礦產資源進行加工;以及將商業合同制度和經營煤炭礦物商業合同改為礦物商業準證等。
“印尼是讓公民掌握資源的利益,增加各方面的友好。”陳泳志說,這樣可以提高半加工產業,有機會上升到產業鏈更高的一個層次,明年菲律賓也可能出臺同樣的政策。
洪貴仁表示,以前我們做露天礦已經不賺錢,剝土比以前是1:4 后來是1:10, 越來越不能做了,礦是上面一部分,下面一部分。以前只要上面的,太浪費,F在也拿下面的。這樣做印尼的礦產能維持3~4年,不然就沒得做了。
“法律規定不能出口原材料,我們已經通過了洗選,通過洗選提高了煤炭加工的質量,在市場價格同等的條件下,優先運回國內。大的方面來講這里資源豐富,而且中國是資源消耗大國,肯定有機會,基礎設施方面,他們還在發展,這方面比較落后,合作的空間很大。”陸士敏表示。
其實,新涌入的中國投資者也引發當地的擔憂。陳泳志希望不要再出現以前華商那樣“張狂”的印象。“礦業要講文明,好的交流是文明的平臺,文化的差別需要文明來解決。投資也有道德的水平,不但需要技術,國家的政策是有限的,民間落實相當的效果才對,投資需要有誠意,有道德,有文明才能順利,才能解決排斥的阻力。把所有差別化為文明來解決。”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投資印尼:不只限于礦產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