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硬的德國央行
來源:強硬的德國央行|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目前,市場的目光都停留在了歐元系統——由歐洲央行(ECB)和17個經貨聯盟(EMU)成員國的央行(NCBs)組成的——資產負債表上。在上周德國《商報》對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的采訪中,他明確地表…
目前,市場的目光都停留在了歐元系統——由歐洲央行(ECB)和17個經貨聯盟(EMU)成員國的央行(NCBs)組成的——資產負債表上。
在上周德國《商報》對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的采訪中,他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關注。考慮到已經通脹化的資產負債表的風險,魏德曼給德國央行和其他央行的想法潑了冷水。
魏德曼一系列高度精準的評論,強調了德國央行的強硬路線:不可能圍繞希臘采取任何進一步對抗危機的措施。魏德曼是像1991~1993年擔任德國央行行長的施萊辛格那樣積極進取的人。這種與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對央行政策的同時確認不是巧合,并且他們都因提及歐洲輸送給希臘的錢是“無底洞”而引發了希臘人的憤怒。
那些懷疑德國央行是否會保持在歐洲央行治理理事會中影響力的人,應當考慮到,在自己的資產負債表方面,德國央行委員會的成員負有法律上的責任。德國央行可能以更加激烈的態度,反對進一步增加風險的措施。
去年底,德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中最大的單一組成部分被簡單地列為“其他資產”——通過ECB所謂的實時結算系統(Target-2system)解決。和其他成員相比,德國央行突出的貸方余額在2011年底達到4940億歐元——大大超過它作為歐洲央行證券市場項目(SMP)的一部分所購買的邊緣國家債券數額——但這并沒有引起多少注意。
在EMU衰弱或分裂的情況下,包括部分重新引進國家貨幣/商業銀行對各國央行違約,享有收支盈余的央行有權(通過ECB)來反對赤字國家,這些行為無疑都會釀成更大的損失。在ECB的規定中這些損失要由EMU的成員共同承擔。但自從貸方余額集中于德國央行之后,任何損失增加的最初都會使德國央行感到窘迫。
根據德國央行的數據,實時結算系統在2011年末盈余4940億歐元(占到資產負債表的59%),而兩年前這一數字是2100億歐元(占比36%)。這種上升反映了從邊緣國家的商業銀行取出存款存入EMU北方部分“堅挺貨幣”區的現實,同時也和北部國家銀行不愿意將資金轉移回邊緣國家相關。
這同德國央行歷史上某段時期非常相似。當時,它大舉干預并在外匯市場上壓低馬克,導致了大規模資本流入,以及潛在的通貨膨脹積累和德國央行貨幣增加。同樣相似的發展是,德國央行的凈外國資產持倉量在2009年到2011年底翻了一番(從3140億歐元到6680億歐元),但這并不是因為外匯儲備的增加,而是德國中央銀行相對于其他EMU國家債權上升(超過5000億歐元)的結果。
德國央行整個資產債務表在2011年上升了25%(從673億歐元到837億歐元),這大致反映了這些債權。而德國央行資產負債表在2006年末到2011年末增長了124%,這大致反映了德國對整個歐元體系資產負債表擴展的貢獻。除了兩次世界大戰和上世紀20年代魏瑪共和國時的惡性通貨膨脹,這是自1876年德國國家銀行(Reichsbank)建立以來德國央行資產負債表5年期中最大幅的增長。
德國《商報》2月15日對魏德曼的采訪,是近些年來歐洲國家央行行長最重要的講話之一。他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接下來將會發生什么做了微妙的但是相對明確的評論。魏德曼強調,主權債務危機需要被克服,但關鍵因素取決于政府的財政和經濟政策,央行應該警惕混淆這些界限。
貨幣聯盟應該確保每個國家穩定的預算,并允許貨幣政策來實現價格穩定任務,這有兩條可行的路徑:第一,要求遵守《馬約》中的財政條款;第二,將導致實質性和更進一步的政治一體化,即財政聯盟。
在上周德國《商報》對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的采訪中,他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關注。考慮到已經通脹化的資產負債表的風險,魏德曼給德國央行和其他央行的想法潑了冷水。
魏德曼一系列高度精準的評論,強調了德國央行的強硬路線:不可能圍繞希臘采取任何進一步對抗危機的措施。魏德曼是像1991~1993年擔任德國央行行長的施萊辛格那樣積極進取的人。這種與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對央行政策的同時確認不是巧合,并且他們都因提及歐洲輸送給希臘的錢是“無底洞”而引發了希臘人的憤怒。
那些懷疑德國央行是否會保持在歐洲央行治理理事會中影響力的人,應當考慮到,在自己的資產負債表方面,德國央行委員會的成員負有法律上的責任。德國央行可能以更加激烈的態度,反對進一步增加風險的措施。
去年底,德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中最大的單一組成部分被簡單地列為“其他資產”——通過ECB所謂的實時結算系統(Target-2system)解決。和其他成員相比,德國央行突出的貸方余額在2011年底達到4940億歐元——大大超過它作為歐洲央行證券市場項目(SMP)的一部分所購買的邊緣國家債券數額——但這并沒有引起多少注意。
在EMU衰弱或分裂的情況下,包括部分重新引進國家貨幣/商業銀行對各國央行違約,享有收支盈余的央行有權(通過ECB)來反對赤字國家,這些行為無疑都會釀成更大的損失。在ECB的規定中這些損失要由EMU的成員共同承擔。但自從貸方余額集中于德國央行之后,任何損失增加的最初都會使德國央行感到窘迫。
根據德國央行的數據,實時結算系統在2011年末盈余4940億歐元(占到資產負債表的59%),而兩年前這一數字是2100億歐元(占比36%)。這種上升反映了從邊緣國家的商業銀行取出存款存入EMU北方部分“堅挺貨幣”區的現實,同時也和北部國家銀行不愿意將資金轉移回邊緣國家相關。
這同德國央行歷史上某段時期非常相似。當時,它大舉干預并在外匯市場上壓低馬克,導致了大規模資本流入,以及潛在的通貨膨脹積累和德國央行貨幣增加。同樣相似的發展是,德國央行的凈外國資產持倉量在2009年到2011年底翻了一番(從3140億歐元到6680億歐元),但這并不是因為外匯儲備的增加,而是德國中央銀行相對于其他EMU國家債權上升(超過5000億歐元)的結果。
德國央行整個資產債務表在2011年上升了25%(從673億歐元到837億歐元),這大致反映了這些債權。而德國央行資產負債表在2006年末到2011年末增長了124%,這大致反映了德國對整個歐元體系資產負債表擴展的貢獻。除了兩次世界大戰和上世紀20年代魏瑪共和國時的惡性通貨膨脹,這是自1876年德國國家銀行(Reichsbank)建立以來德國央行資產負債表5年期中最大幅的增長。
德國《商報》2月15日對魏德曼的采訪,是近些年來歐洲國家央行行長最重要的講話之一。他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接下來將會發生什么做了微妙的但是相對明確的評論。魏德曼強調,主權債務危機需要被克服,但關鍵因素取決于政府的財政和經濟政策,央行應該警惕混淆這些界限。
貨幣聯盟應該確保每個國家穩定的預算,并允許貨幣政策來實現價格穩定任務,這有兩條可行的路徑:第一,要求遵守《馬約》中的財政條款;第二,將導致實質性和更進一步的政治一體化,即財政聯盟。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歐元先生或許可向漢密爾頓問計?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