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北京8月CPI再創新高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居民消費價格(CPI)沒有給人驚喜,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昨日發布的數據,8月北京CPI依然保持高位態勢,創2008年3月以來的新高,食品和房租依然是兩大漲價主力,在高通脹壓力…
居民消費價格(CPI)沒有給人驚喜,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昨日發布的數據,8月北京CPI依然保持高位態勢,創2008年3月以來的新高,食品和房租依然是兩大漲價主力,在高通脹壓力下,居民收入實際增長偏低。
本報訊 (記者蔣彥鑫)物價仍在上漲。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北京CPI再創新高,同比上漲幅度達到6.6%,為2008年3月以來最高點。和往常一樣,食品和居住類依然是拉動物價上漲的“兩駕馬車”。
吃和住推高了物價
數據顯示,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6.6%,較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CPI構成的八大類“七漲一降”,食品和居住仍是拉動價格上漲的主要類別。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13.1%,居住類價格上漲8.6%,分別拉動總指數上漲3.3個和2.1個百分點。
從環比看,8月份消費價格比7月份上漲0.7%,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0.7%,居住類價格上漲0.9%。1-8月,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5.8%,漲幅高于1-7月0.2個百分點。
蔬菜價格反季節降3.5%
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于秀琴表示,8月物價確實仍處于高點,主要還是受食品影響。由于消費習慣,8月立秋北方有“貼秋膘”的習俗,可能是肉價上漲明顯的原因。
不過,蔬菜價格環比下降3.5%,這是反季節性的。按照往年慣例,受季節因素影響,每年8月到次年2月,是蔬菜價格上漲的周期,但今年出現積極因素,蔬菜價格出現下降。
于秀琴分析,這主要是因為在政府調控下,隨著一些街道晚市、社區菜場直銷點等的逐步出現,減少了中間環節,蔬菜價格相對較低。
北京CPI依處上升態勢
此次公布的數據中,統計局沒有公布翹尾因素和新漲因素分別對物價造成的影響。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的CPI已經出現下行,而北京還依然是上升態勢。
于秀琴表示,從當前來看,北京物價壓力較大,目前翹尾因素對CPI的影響正在逐月減弱,但從8月來看,新漲因素比7月有所擴大。不過從近期自己對新發地等市場了解情況看,包括雞蛋、豬肉等價格都比8月在逐步降低。
CPI八大類“七升一降”
食品類 糧食、油脂、肉禽及其制品、水產品、鮮蛋和鮮瓜果價格分別上漲11.8%、13.9%、19.6%、9.3%、13.6%和16.6%,鮮菜價格下降1.2%。
煙酒類 煙草價格下降0.1%,酒類價格上漲4.4%。
衣著類 服裝價格上漲2.3%,鞋襪帽價格上漲2.2%。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 耐用消費品價格上漲1.3%,家庭服務及加工維修服務價格上漲17.2%。
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 醫療保健價格上漲2.4%,個人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6.4%。
交通和通信類 交通價格上漲4.2%,通信價格下降4.3%。
居住類 住房租金和水、電、燃料價格分別上漲11.4%和0.7%。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 文娛用耐用消費品及服務價格下降9.2%,旅游價格上漲2.6%。
分析
9月CPI有望出現拐點
CPI破年初4%的目標已成定局
北京中原地產分析認為,8月北京CPI達到了6.6%,超過了全國上漲幅度。在全國出現回落的情況下,北京依然上漲。市場的通貨膨脹率依然居高不下。預計最近的銀行貸款依然會以緊縮為主要。
同時,8月份的房租上漲了11.4%,也使得居住大類整體上漲了9.8%,僅次于食品類上漲的10.3%,是拉動CPI上漲的最關鍵因素之一。
CPI的上漲到底何時能夠結束?此前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副總隊長邢志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全年CPI破年初4%的目標已成定局,并希望能努力控制在5%以內。
于秀琴表示,目前對全年的目標不做估計,但從當前的情況看,9月的CPI持續上漲態勢預計會結束,CPI會開始進入下行通道。一是翹尾因素對CPI影響在9月會更加減弱;二是政府各項增加供給的措施正在逐步落實并顯現效果。
關鍵詞
居民收入
居民收入實際增幅偏低
前8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72元,同比增長10.4%。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11463元,同比增長12.8%。
于秀琴表示,從名義增長來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增幅都比去年要高,分別均高于去年同期1.8個百分點,這說明居民的收入還是在穩步增加,沒有出現下降的情況。
但扣除物價因素,8月城鎮居民收入增幅為4%多,不到5%,增幅依然相對偏低。
從數據看,前8月全市完成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收入2125.8億元,同比增長26.5%。從主要稅種看,增值稅、營業稅分別增長20.8%和20.7%,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分別增長38.9%和32.3%。
居民收入增幅和財政收入增幅相比,明顯偏低。于秀琴表示,這是因為統計口徑并不一致,財政收入涉及生產環節、收入環節等多個,且財政收入增收有前期如滯納因素等的影響。如果去除這些不可比的因素,財政收入增幅和居民收入增幅差距應該不大。
貧富差距
窮人收入增幅低于富人
數據顯示,1-8月,20%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446元,同比增長7%;20%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2076元,同比增長12.2%。低收入家庭收入增幅低于高收入家庭。同時,高收入家庭收入是低收入家庭的4倍多。
從支出看,1-8月,被調查的5000戶城鎮居民人均家庭總支出為18379元,同比增長3.8%。其中,城鎮居民人均食品支出為4557元;人均衣著支出為1401元;人均居住支出為1084元,同比增長15.1%;人均醫療保健支出為1013元,同比增長13.9%。
此外,1-8月,農村居民人均得到財產性現金收入1104元,同比增長11.3%。其中,人均租金收入701元,增長52.4%。人均轉移性收入達到1648元,同比增長34.6%。其中,退休金、養老金收入人均1003元,增長32%。
住房保障
保障房新開工面積增5倍
數據顯示,8月北京住宅施工面積6299.6萬平方米,增長29.5%。住宅新開工面積1789.7萬平方米,增長79.6%,住宅銷售面積為541.9萬平方米,下降11.9%。
同時,政策性住房完成投資452億元,增長2.4倍。政策性住房施工面積3558.9萬平方米,增長1.5倍;其中新開工面積1244.9萬平方米,增長5倍。政策性住房銷售面積為146.7萬平方米,增長63.1%。
于秀琴分析說,作為調結構的重要措施,純商品住宅的建設速度慢下來,保障性住房建設要上去。從目前的數據看,很好的達到了調控的效果。
商品零售
限車限房拉低零售額增幅
從消費來看,北京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374.8億元,同比增長11.1%,增幅與1-7月持平。其中,吃類、穿類商品分別增長18.2%、23.1%,用類商品受汽車、住宅限購等影響增長4.8%。
此外,金銀珠寶類和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73%和52.7%,增幅較高。
于秀琴表示,限車和限房對消費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但從目前的數據看,總體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還是保持了比較好的態勢。
來源:新京報
本報訊 (記者蔣彥鑫)物價仍在上漲。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北京CPI再創新高,同比上漲幅度達到6.6%,為2008年3月以來最高點。和往常一樣,食品和居住類依然是拉動物價上漲的“兩駕馬車”。
吃和住推高了物價
數據顯示,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6.6%,較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CPI構成的八大類“七漲一降”,食品和居住仍是拉動價格上漲的主要類別。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13.1%,居住類價格上漲8.6%,分別拉動總指數上漲3.3個和2.1個百分點。
從環比看,8月份消費價格比7月份上漲0.7%,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0.7%,居住類價格上漲0.9%。1-8月,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5.8%,漲幅高于1-7月0.2個百分點。
蔬菜價格反季節降3.5%
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于秀琴表示,8月物價確實仍處于高點,主要還是受食品影響。由于消費習慣,8月立秋北方有“貼秋膘”的習俗,可能是肉價上漲明顯的原因。
不過,蔬菜價格環比下降3.5%,這是反季節性的。按照往年慣例,受季節因素影響,每年8月到次年2月,是蔬菜價格上漲的周期,但今年出現積極因素,蔬菜價格出現下降。
于秀琴分析,這主要是因為在政府調控下,隨著一些街道晚市、社區菜場直銷點等的逐步出現,減少了中間環節,蔬菜價格相對較低。
北京CPI依處上升態勢
此次公布的數據中,統計局沒有公布翹尾因素和新漲因素分別對物價造成的影響。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的CPI已經出現下行,而北京還依然是上升態勢。
于秀琴表示,從當前來看,北京物價壓力較大,目前翹尾因素對CPI的影響正在逐月減弱,但從8月來看,新漲因素比7月有所擴大。不過從近期自己對新發地等市場了解情況看,包括雞蛋、豬肉等價格都比8月在逐步降低。
CPI八大類“七升一降”
食品類 糧食、油脂、肉禽及其制品、水產品、鮮蛋和鮮瓜果價格分別上漲11.8%、13.9%、19.6%、9.3%、13.6%和16.6%,鮮菜價格下降1.2%。
煙酒類 煙草價格下降0.1%,酒類價格上漲4.4%。
衣著類 服裝價格上漲2.3%,鞋襪帽價格上漲2.2%。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 耐用消費品價格上漲1.3%,家庭服務及加工維修服務價格上漲17.2%。
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 醫療保健價格上漲2.4%,個人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6.4%。
交通和通信類 交通價格上漲4.2%,通信價格下降4.3%。
居住類 住房租金和水、電、燃料價格分別上漲11.4%和0.7%。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 文娛用耐用消費品及服務價格下降9.2%,旅游價格上漲2.6%。
分析
9月CPI有望出現拐點
CPI破年初4%的目標已成定局
北京中原地產分析認為,8月北京CPI達到了6.6%,超過了全國上漲幅度。在全國出現回落的情況下,北京依然上漲。市場的通貨膨脹率依然居高不下。預計最近的銀行貸款依然會以緊縮為主要。
同時,8月份的房租上漲了11.4%,也使得居住大類整體上漲了9.8%,僅次于食品類上漲的10.3%,是拉動CPI上漲的最關鍵因素之一。
CPI的上漲到底何時能夠結束?此前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副總隊長邢志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全年CPI破年初4%的目標已成定局,并希望能努力控制在5%以內。
于秀琴表示,目前對全年的目標不做估計,但從當前的情況看,9月的CPI持續上漲態勢預計會結束,CPI會開始進入下行通道。一是翹尾因素對CPI影響在9月會更加減弱;二是政府各項增加供給的措施正在逐步落實并顯現效果。
關鍵詞
居民收入
居民收入實際增幅偏低
前8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72元,同比增長10.4%。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11463元,同比增長12.8%。
于秀琴表示,從名義增長來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增幅都比去年要高,分別均高于去年同期1.8個百分點,這說明居民的收入還是在穩步增加,沒有出現下降的情況。
但扣除物價因素,8月城鎮居民收入增幅為4%多,不到5%,增幅依然相對偏低。
從數據看,前8月全市完成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收入2125.8億元,同比增長26.5%。從主要稅種看,增值稅、營業稅分別增長20.8%和20.7%,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分別增長38.9%和32.3%。
居民收入增幅和財政收入增幅相比,明顯偏低。于秀琴表示,這是因為統計口徑并不一致,財政收入涉及生產環節、收入環節等多個,且財政收入增收有前期如滯納因素等的影響。如果去除這些不可比的因素,財政收入增幅和居民收入增幅差距應該不大。
貧富差距
窮人收入增幅低于富人
數據顯示,1-8月,20%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446元,同比增長7%;20%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2076元,同比增長12.2%。低收入家庭收入增幅低于高收入家庭。同時,高收入家庭收入是低收入家庭的4倍多。
從支出看,1-8月,被調查的5000戶城鎮居民人均家庭總支出為18379元,同比增長3.8%。其中,城鎮居民人均食品支出為4557元;人均衣著支出為1401元;人均居住支出為1084元,同比增長15.1%;人均醫療保健支出為1013元,同比增長13.9%。
此外,1-8月,農村居民人均得到財產性現金收入1104元,同比增長11.3%。其中,人均租金收入701元,增長52.4%。人均轉移性收入達到1648元,同比增長34.6%。其中,退休金、養老金收入人均1003元,增長32%。
住房保障
保障房新開工面積增5倍
數據顯示,8月北京住宅施工面積6299.6萬平方米,增長29.5%。住宅新開工面積1789.7萬平方米,增長79.6%,住宅銷售面積為541.9萬平方米,下降11.9%。
同時,政策性住房完成投資452億元,增長2.4倍。政策性住房施工面積3558.9萬平方米,增長1.5倍;其中新開工面積1244.9萬平方米,增長5倍。政策性住房銷售面積為146.7萬平方米,增長63.1%。
于秀琴分析說,作為調結構的重要措施,純商品住宅的建設速度慢下來,保障性住房建設要上去。從目前的數據看,很好的達到了調控的效果。
商品零售
限車限房拉低零售額增幅
從消費來看,北京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374.8億元,同比增長11.1%,增幅與1-7月持平。其中,吃類、穿類商品分別增長18.2%、23.1%,用類商品受汽車、住宅限購等影響增長4.8%。
此外,金銀珠寶類和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73%和52.7%,增幅較高。
于秀琴表示,限車和限房對消費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但從目前的數據看,總體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還是保持了比較好的態勢。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