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證券:中國內地年內不加息、不提準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核心提示:相關人士稱,據慣例當外圍市場不確定性很大時,中國政府往往會傾向于先觀察再動作。
核心提示:相關人士稱,據慣例當外圍市場不確定性很大時,中國政府往往會傾向于先觀察再動作。
港股終于結束六日連跌。
8月10日,受美股大幅反彈影響,港股恒生指數高開663點,收報19783.67點,較前日上升452.97點,升幅2.34%,盤中一度躍上2萬點。不過由于港交所網站出現技術故障,導致合計7只個股以及相關的400多只衍生工具下午停牌,令午后漲幅有所收窄。
這7只股票包括匯控、國泰、港交所等,停牌前均上漲不少。
當日前十大活躍股票中,有五只都是金融股,包括工行、建行、中行、匯控、友邦保險。前日領跌的中資金融股亦普遍回穩,如招行上升2.07%,農行漲1.6%,工行漲1.01%。內地A股前幾日的跌勢亦進一步收窄。截至收盤,上證綜合指數上漲23.11點,報收2549.18點,漲幅0.9%。
此輪反彈顯現市場氣氛似乎有所好轉。不過,熊市的陰影可能不會那么輕易散去。有鑒于外圍市場的不確定性,機構對中國內地政策調控手段的預期也發生變化。
10日,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張智威認為,在目前情況下,野村預計中國內地政策將會按兵不動,上調準備金率和加息在年內不會再使用。
“根據慣例,當外圍市場不確定性很大時,中國政府往往會傾向于先觀察再動作。”張智威稱。而野村證券此前曾預測今年9月份是可能的加息時間窗口。
熊市難改
標準普爾證券研究部副總裁陳麗子(Lorraine Tan)8月10日在香港表示,只要主權債務危機還活躍著,股市就很難有強有力的上升。“從指數走勢來看,我們現在處于熊市。考慮到現在的動蕩性,要進入穩定期還需要有一段時間。”
她認為,市場仍然被壓抑的原因首當其沖的是歐洲的情況。她指出,市場整固面臨的中期風險主要來自意大利的債務問題。“在未來幾個月之內,資金重組必須要做完。意大利的高額債務,會拖垮其他國家的增長。”
意大利金融市場近期正在面臨劇烈震蕩,主要股指大幅下挫,國債利率不斷攀升。長期經濟低迷以及居高不下的公共債務,令市場擔憂意大利或爆發出嚴重的債務危機。過去的10年中,意大利年均增長率僅為0.2%,遠低于歐元區其他國家;而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到去年底已高達119%,僅次于歐債重災國希臘。
作為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的高額債務就如一枚隨時可能爆炸的“炸彈”。
招商證券香港投資銀行業務董事總經理溫天納撰文指出,主權債務危機有向意大利等核心國家蔓延的趨勢。秉承對通脹低容忍態度的傳統,歐洲央行已兩次加息,雖有效干預了歐洲乃至全球通脹預期,但不可避免會抑制總需求。受以上因素影響,下半年歐元區經濟的表現恐難超上半年。
整體來看,歐元區和美國經濟在下半年都難有強勁的表現,其對國際資本的需求和吸引力都不高。溫天納認為資金的目標將轉向避險資產,“包括人民幣資產和黃金商品在內,現在是時候部署了。”
美國不會二次探底
疲軟的數據和主權債務危機讓市場驚惶不安。這期間,“美債評級下調”猶如壓倒投資者心理的最后一根稻草,令股市出現崩盤式的資金抽離。
張智威10日對記者表示,前幾日股市的巨幅下跌,主要是因為美國評級下調事件超出市場預期,因而快速形成心理沖擊。“評級下調發生在美國剛剛宣布暫時解決了國債上限問題之際,這相當令人出乎意外。”
張智威還指出,近日股市的回暖并不能說明主權債務評級危機的影響已經過去,尤其歐債是長期問題,困境甚于美國。而就美國而言,目前推出QE3的跡象尚不明確。
陳麗子分析,美國經濟不會出現二次探底的原因是,美國消費增長緩慢但仍正面,并且就業率會逐步改善。她相信美國經濟仍屬于可控范圍,預計美國經濟增長將不高于2%。
與此同時,亞洲經濟的增長令市場期待。陳麗子認為,“中國會實現經濟軟著陸;而日本的結構性消費將會對經濟注入一定的動力。”對于中國,她預測今年GDP增長會達到9.6%,2012年的GDP增長會是8.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港股終于結束六日連跌。
8月10日,受美股大幅反彈影響,港股恒生指數高開663點,收報19783.67點,較前日上升452.97點,升幅2.34%,盤中一度躍上2萬點。不過由于港交所網站出現技術故障,導致合計7只個股以及相關的400多只衍生工具下午停牌,令午后漲幅有所收窄。
這7只股票包括匯控、國泰、港交所等,停牌前均上漲不少。
當日前十大活躍股票中,有五只都是金融股,包括工行、建行、中行、匯控、友邦保險。前日領跌的中資金融股亦普遍回穩,如招行上升2.07%,農行漲1.6%,工行漲1.01%。內地A股前幾日的跌勢亦進一步收窄。截至收盤,上證綜合指數上漲23.11點,報收2549.18點,漲幅0.9%。
此輪反彈顯現市場氣氛似乎有所好轉。不過,熊市的陰影可能不會那么輕易散去。有鑒于外圍市場的不確定性,機構對中國內地政策調控手段的預期也發生變化。
10日,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張智威認為,在目前情況下,野村預計中國內地政策將會按兵不動,上調準備金率和加息在年內不會再使用。
“根據慣例,當外圍市場不確定性很大時,中國政府往往會傾向于先觀察再動作。”張智威稱。而野村證券此前曾預測今年9月份是可能的加息時間窗口。
熊市難改
標準普爾證券研究部副總裁陳麗子(Lorraine Tan)8月10日在香港表示,只要主權債務危機還活躍著,股市就很難有強有力的上升。“從指數走勢來看,我們現在處于熊市。考慮到現在的動蕩性,要進入穩定期還需要有一段時間。”
她認為,市場仍然被壓抑的原因首當其沖的是歐洲的情況。她指出,市場整固面臨的中期風險主要來自意大利的債務問題。“在未來幾個月之內,資金重組必須要做完。意大利的高額債務,會拖垮其他國家的增長。”
意大利金融市場近期正在面臨劇烈震蕩,主要股指大幅下挫,國債利率不斷攀升。長期經濟低迷以及居高不下的公共債務,令市場擔憂意大利或爆發出嚴重的債務危機。過去的10年中,意大利年均增長率僅為0.2%,遠低于歐元區其他國家;而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到去年底已高達119%,僅次于歐債重災國希臘。
作為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的高額債務就如一枚隨時可能爆炸的“炸彈”。
招商證券香港投資銀行業務董事總經理溫天納撰文指出,主權債務危機有向意大利等核心國家蔓延的趨勢。秉承對通脹低容忍態度的傳統,歐洲央行已兩次加息,雖有效干預了歐洲乃至全球通脹預期,但不可避免會抑制總需求。受以上因素影響,下半年歐元區經濟的表現恐難超上半年。
整體來看,歐元區和美國經濟在下半年都難有強勁的表現,其對國際資本的需求和吸引力都不高。溫天納認為資金的目標將轉向避險資產,“包括人民幣資產和黃金商品在內,現在是時候部署了。”
美國不會二次探底
疲軟的數據和主權債務危機讓市場驚惶不安。這期間,“美債評級下調”猶如壓倒投資者心理的最后一根稻草,令股市出現崩盤式的資金抽離。
張智威10日對記者表示,前幾日股市的巨幅下跌,主要是因為美國評級下調事件超出市場預期,因而快速形成心理沖擊。“評級下調發生在美國剛剛宣布暫時解決了國債上限問題之際,這相當令人出乎意外。”
張智威還指出,近日股市的回暖并不能說明主權債務評級危機的影響已經過去,尤其歐債是長期問題,困境甚于美國。而就美國而言,目前推出QE3的跡象尚不明確。
陳麗子分析,美國經濟不會出現二次探底的原因是,美國消費增長緩慢但仍正面,并且就業率會逐步改善。她相信美國經濟仍屬于可控范圍,預計美國經濟增長將不高于2%。
與此同時,亞洲經濟的增長令市場期待。陳麗子認為,“中國會實現經濟軟著陸;而日本的結構性消費將會對經濟注入一定的動力。”對于中國,她預測今年GDP增長會達到9.6%,2012年的GDP增長會是8.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延伸閱讀
- 上一篇:下半年進口增速可能提高 下一篇:今日辟謠(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