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探底”:這一次真的來了?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著名國際投資家杰姆·羅杰斯(JimRogers)8月7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現在如失業率等數據還是居高不下,這不禁讓我們懷疑:美國經濟第一輪衰退是否已徹底結束。這幾年,美國財政支出…
著名國際投資家杰姆·羅杰斯(JimRogers)8月7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現在如失業率等數據還是居高不下,這不禁讓我們懷疑:美國經濟第一輪衰退是否已徹底結束。這幾年,美國財政支出巨大。那些收到錢的美國人生活的確有所改善,但美國乃至全球的處境都變得更糟了。自從美國債務翻兩番以及美聯儲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后,美國乃至全球都受到了影響。”
羅杰斯告訴記者:“歷史上,美國經濟自危機伊始每隔4~6年都會放緩。以此推算,我們或許將在2011年底或者2012年或2013年,經濟將再次陷入衰退。而下一次經濟衰退將更加糟糕,因為屆時美國不可能再提高債務上限或者是再大量印鈔。持這種觀點的人不止我一個。”
全球金融市場基石被撼動
美債危機的鬧劇在短時間分散了市場的注意力。一旦鬧劇結束,市場的注意力便重新集中到各項經濟數據上。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第二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年化季率增長1.3%,遠低于預期的1.8%;一季度修正后僅增長0.4%,初值為增長1.9%。
而美國7月ISM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6月份的55.3降至50.9,大大低于預期的54.9。
這意味著,美國之前的刺激經濟增長政策并未奏效,美國經濟可能重新陷入衰退,結果導致股市加速下跌。
更糟糕的是,歐元區在歐債危機的泥潭中也越陷越深。
歐洲各國還沒有從希臘債務危機中醒過神來,目前風暴中心便開始刮向歐元區的第三和第四大經濟體——意大利和西班牙。
由于金融市場對意大利和西班牙償還債務能力的擔憂不斷增加,兩國國債遭無情拋售,國債收益率不斷上升,意味著融資成本不斷提高。2011年第一季度,意大利經濟增速為1.03%,而截至2010年底,意大利公共債務占GDP的比例高達119.0%,在歐元區位列第二,僅次于希臘的142.8%。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債務危機“腥風血雨”中艱難前行的全球經濟,上周五又遭到晴空霹靂: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于上周五宣布,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A下調一檔至AA+。
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遭到主權信用降級。這意味著,一直以來被投資者篤信為避險天堂的美國國債將不再被視為全球最安全的投資之一,全球金融體系的一塊基石隨之撼動。
經濟“二次探底”已逼近?
東方證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師邵宇8月7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美國國家信用評級下調后,美國實體經濟復蘇很可能嚴重受阻。
邵宇認為,債務定價的基準調高,勢必提高私人和企業借貸成本,對經濟造成損害,此次下調將提高住房貸款、汽車貸款和其他借貸的成本,傷害消費。企業融資成本亦將隨之提高。粗略估計,美國將承受千億美元量級的直接成本。美國經濟復蘇進程可能嚴重受阻:一方面是融資成本提高抑制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另一方面為了換回信用等級,政府將進一步削減開支,缺乏增長點的美國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強。
素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Nouriel Roubini)上周六也表示,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有超過50%的可能性重陷衰退。他預計美國2011年全年GDP增長僅為2%,今年下半年GDP增長將為1.5%。他認為:“增長如此緩慢,看起來正在進入衰退。”
但也有一些分析師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光明。
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駐紐約資深分析師Michael Capen對上周五的非農數據分析后表示:“我不會說完全沒有‘二次衰退’的可能,但數據遠勝市場此前預期。該數字可能給決策者一些安慰——最差的情況是5月和6月。這可能意味著美聯儲最近不會有所行動。”
全球最大債權經紀公司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執行官MohamedEl-Erian8月6日撰文稱,“未來幾日,對于標準普爾這一評級機構下調美國AAA信用評級至AA+,甚至給予負面展望這一落井下石的做法是否合理將會有無窮無盡的爭論。但是,這一歷史性行為已經發生,全球金融體系必須對此做出調整。未來的結果很難確定,但可能會有一線希望。”
在MohamedEl-Erian看來,“全球經濟仍有一線希望,而這一點非常重要。”他指出,美國信用評級下調對決策者可能是一個警醒。這一明確而響亮的信號表明美國經濟實力的削弱以及全球地位的岌岌可危,迫使政府通過制定更好的經濟決策和更協調一致的治理重新掌握主動權。
美銀美林上周大幅下調了美國增長預期,將今年增長預測,由原先的2.3%調低至1.7%,明年增長由2.9%調低至2.3%。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費羅利(MichaelFeroli)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表示,將今年美國第三季度GDP增長預估自2.5%下調至1.5%;同時,將2012年美國GDP增長速度下調至0.5%~1%。高盛上周五也發布報告下調美國經濟增速預期,該行預計美國經濟存在再度陷入衰退的可能。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羅杰斯告訴記者:“歷史上,美國經濟自危機伊始每隔4~6年都會放緩。以此推算,我們或許將在2011年底或者2012年或2013年,經濟將再次陷入衰退。而下一次經濟衰退將更加糟糕,因為屆時美國不可能再提高債務上限或者是再大量印鈔。持這種觀點的人不止我一個。”
全球金融市場基石被撼動
美債危機的鬧劇在短時間分散了市場的注意力。一旦鬧劇結束,市場的注意力便重新集中到各項經濟數據上。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第二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年化季率增長1.3%,遠低于預期的1.8%;一季度修正后僅增長0.4%,初值為增長1.9%。
而美國7月ISM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6月份的55.3降至50.9,大大低于預期的54.9。
這意味著,美國之前的刺激經濟增長政策并未奏效,美國經濟可能重新陷入衰退,結果導致股市加速下跌。
更糟糕的是,歐元區在歐債危機的泥潭中也越陷越深。
歐洲各國還沒有從希臘債務危機中醒過神來,目前風暴中心便開始刮向歐元區的第三和第四大經濟體——意大利和西班牙。
由于金融市場對意大利和西班牙償還債務能力的擔憂不斷增加,兩國國債遭無情拋售,國債收益率不斷上升,意味著融資成本不斷提高。2011年第一季度,意大利經濟增速為1.03%,而截至2010年底,意大利公共債務占GDP的比例高達119.0%,在歐元區位列第二,僅次于希臘的142.8%。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債務危機“腥風血雨”中艱難前行的全球經濟,上周五又遭到晴空霹靂: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于上周五宣布,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A下調一檔至AA+。
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遭到主權信用降級。這意味著,一直以來被投資者篤信為避險天堂的美國國債將不再被視為全球最安全的投資之一,全球金融體系的一塊基石隨之撼動。
經濟“二次探底”已逼近?
東方證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師邵宇8月7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美國國家信用評級下調后,美國實體經濟復蘇很可能嚴重受阻。
邵宇認為,債務定價的基準調高,勢必提高私人和企業借貸成本,對經濟造成損害,此次下調將提高住房貸款、汽車貸款和其他借貸的成本,傷害消費。企業融資成本亦將隨之提高。粗略估計,美國將承受千億美元量級的直接成本。美國經濟復蘇進程可能嚴重受阻:一方面是融資成本提高抑制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另一方面為了換回信用等級,政府將進一步削減開支,缺乏增長點的美國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強。
素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Nouriel Roubini)上周六也表示,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有超過50%的可能性重陷衰退。他預計美國2011年全年GDP增長僅為2%,今年下半年GDP增長將為1.5%。他認為:“增長如此緩慢,看起來正在進入衰退。”
但也有一些分析師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光明。
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駐紐約資深分析師Michael Capen對上周五的非農數據分析后表示:“我不會說完全沒有‘二次衰退’的可能,但數據遠勝市場此前預期。該數字可能給決策者一些安慰——最差的情況是5月和6月。這可能意味著美聯儲最近不會有所行動。”
全球最大債權經紀公司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執行官MohamedEl-Erian8月6日撰文稱,“未來幾日,對于標準普爾這一評級機構下調美國AAA信用評級至AA+,甚至給予負面展望這一落井下石的做法是否合理將會有無窮無盡的爭論。但是,這一歷史性行為已經發生,全球金融體系必須對此做出調整。未來的結果很難確定,但可能會有一線希望。”
在MohamedEl-Erian看來,“全球經濟仍有一線希望,而這一點非常重要。”他指出,美國信用評級下調對決策者可能是一個警醒。這一明確而響亮的信號表明美國經濟實力的削弱以及全球地位的岌岌可危,迫使政府通過制定更好的經濟決策和更協調一致的治理重新掌握主動權。
美銀美林上周大幅下調了美國增長預期,將今年增長預測,由原先的2.3%調低至1.7%,明年增長由2.9%調低至2.3%。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費羅利(MichaelFeroli)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表示,將今年美國第三季度GDP增長預估自2.5%下調至1.5%;同時,將2012年美國GDP增長速度下調至0.5%~1%。高盛上周五也發布報告下調美國經濟增速預期,該行預計美國經濟存在再度陷入衰退的可能。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