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庫存化進入尾聲 經濟筑底已經展開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1年至今,物價調控已成為宏觀緊縮政策的核心要義。近期,發改委關于價格調控的表態都再次表明了這個事實。但是連續的緊縮政策在不斷收縮流動性的同時,也對實體經濟的運行造成了一定的負面…
2011年至今,物價調控已成為宏觀緊縮政策的核心要義。近期,發改委關于價格調控的表態都再次表明了這個事實。但是連續的緊縮政策在不斷收縮流動性的同時,也對實體經濟的運行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要正確認識當前的A股市場,必須對宏觀經濟的是否穩健運行、處在何種特定階段、有何種走向進行分析。
2011年6月,繼三月份創下53.4%的年內高點以后,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PMI)呈連續下滑態勢,6月數值降為50.9%,進一步逼近50.0%枯榮分界線。從分項指數看,除了庫存指數以外,其余各類指數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結合工業生產環比增速的下行,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目前宏觀經濟仍然處于持續下滑階段。PMI指數的連續下行也驗證了目前實體經濟的去庫存化特征。實體經濟去庫存的特征也可以從產成品庫存的持續堆積以及原材料庫存的連續下降得到佐證。2011年6月,PMI產成品庫存指數繼5月份小幅下探至50后,反彈至51,為年內第二高水平,與此對應,PMI原材料庫存指數繼4月突破52以后,已經連續兩月保持下滑態勢,六月份數值更是跌至48.9年內最低點。
實體經濟的去庫存行為對于上半年宏觀經濟的增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2011年上半年GDP累積同比增長9.6%,二季度GDP當季同比增長9.5%,從絕對數值來看,增幅相比2010年同期的11.1%與11.9%有較大下滑。但是從環比來看,二季度GDP環比增速較一季度上升0.1個百分點,達到2.2%,并且其增長數值也好于市場預期。從GDP的增長結構來看,資本形成、消費和凈出口分別拉動GDP累計同比增長5.1、4.6和-0.1個百分點,根據東吳證券宏觀研究團隊分析,雖然上半年資本形成額對GDP的拉動超過了消費,但是從均值來看,仍然低于5年資本形成額拉動的平均值6.3%。于此相對的是,消費拉動則高于近5年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另外,從出口數據來看沒,出口對于GDP的拉動相較前期有明顯下滑,這也體現出宏觀經濟增長的內生性相較前期有明顯增長。
整體來看,目前宏觀經濟仍處在此輪經濟小周期的去庫存化階段。但是從近期公布的PMI數據(產成品庫存與原材料庫存差值)顯示,目前實體經濟處于此輪去庫存周期的末端。從近期的產成品庫存指數來看,目前其數值已經處于歷史相對高位,并且從其與原材料庫存差值的歷史數據來看,產成品庫存指數繼續上行空間較為有限。根據歷史經驗,產成品庫存指數的見頂往往意味著經濟的底部。因此綜合考慮,我們認為PMI庫存指數顯示目前宏觀經濟底部可能正在構筑之中。近期公布的GDP數據顯示宏觀經濟正在向均衡方向發展,在保障性住房未能全面開工、工業企業仍然處于去庫存周期的二季度,經濟能夠保持平穩,說明宏觀經濟內生增長動力較為充足。而隨著經濟底部的逐漸構建,未來有望迎來經濟基本面的逐漸好轉,如果屆時通脹能夠得到有效控制,A股市場的穩健運行無疑將得到可靠保障。
來源;上海證券報
2011年6月,繼三月份創下53.4%的年內高點以后,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PMI)呈連續下滑態勢,6月數值降為50.9%,進一步逼近50.0%枯榮分界線。從分項指數看,除了庫存指數以外,其余各類指數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結合工業生產環比增速的下行,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目前宏觀經濟仍然處于持續下滑階段。PMI指數的連續下行也驗證了目前實體經濟的去庫存化特征。實體經濟去庫存的特征也可以從產成品庫存的持續堆積以及原材料庫存的連續下降得到佐證。2011年6月,PMI產成品庫存指數繼5月份小幅下探至50后,反彈至51,為年內第二高水平,與此對應,PMI原材料庫存指數繼4月突破52以后,已經連續兩月保持下滑態勢,六月份數值更是跌至48.9年內最低點。
實體經濟的去庫存行為對于上半年宏觀經濟的增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2011年上半年GDP累積同比增長9.6%,二季度GDP當季同比增長9.5%,從絕對數值來看,增幅相比2010年同期的11.1%與11.9%有較大下滑。但是從環比來看,二季度GDP環比增速較一季度上升0.1個百分點,達到2.2%,并且其增長數值也好于市場預期。從GDP的增長結構來看,資本形成、消費和凈出口分別拉動GDP累計同比增長5.1、4.6和-0.1個百分點,根據東吳證券宏觀研究團隊分析,雖然上半年資本形成額對GDP的拉動超過了消費,但是從均值來看,仍然低于5年資本形成額拉動的平均值6.3%。于此相對的是,消費拉動則高于近5年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另外,從出口數據來看沒,出口對于GDP的拉動相較前期有明顯下滑,這也體現出宏觀經濟增長的內生性相較前期有明顯增長。
整體來看,目前宏觀經濟仍處在此輪經濟小周期的去庫存化階段。但是從近期公布的PMI數據(產成品庫存與原材料庫存差值)顯示,目前實體經濟處于此輪去庫存周期的末端。從近期的產成品庫存指數來看,目前其數值已經處于歷史相對高位,并且從其與原材料庫存差值的歷史數據來看,產成品庫存指數繼續上行空間較為有限。根據歷史經驗,產成品庫存指數的見頂往往意味著經濟的底部。因此綜合考慮,我們認為PMI庫存指數顯示目前宏觀經濟底部可能正在構筑之中。近期公布的GDP數據顯示宏觀經濟正在向均衡方向發展,在保障性住房未能全面開工、工業企業仍然處于去庫存周期的二季度,經濟能夠保持平穩,說明宏觀經濟內生增長動力較為充足。而隨著經濟底部的逐漸構建,未來有望迎來經濟基本面的逐漸好轉,如果屆時通脹能夠得到有效控制,A股市場的穩健運行無疑將得到可靠保障。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