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多舉措推進保障房建設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0年的最后一天,深圳蛇口西地鐵車輛段公共租賃住房項目正式開工。至此,2010年深圳有22個保障房項目共5.23萬套保障房破土動工。 “十二五”期間,深圳將新建24萬套、總建筑面積約1616萬平…
2010年的最后一天,深圳蛇口西地鐵車輛段公共租賃住房項目正式開工。至此,2010年深圳有22個保障房項目共5.23萬套保障房破土動工。
“十二五”期間,深圳將新建24萬套、總建筑面積約1616萬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屆時,深圳保障性住房與商品住房的建筑面積比率,將由目前的26.5%提高到31.5%。
政策:多層次,廣覆蓋
作為國內最大的移民城市,居民的住房問題讓深圳備感壓力。針對外來人口多、“夾心層”大的特點,2010年5月,深圳正式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同年7月頒布保障性住房條例,將戶籍住房困難人群、符合條件的非戶籍常住人員和各類專業(yè)人才納入住房保障對象,并通過5個配套法規(guī),確立了包括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公共租賃房、貨幣補貼等多層次的住房保障方式。
目前,深圳符合條件的4575戶戶籍社會救助低保戶已獲得45平方米以內廉租住房保障;益田村、深云村、僑香村等經濟適用房小區(qū),為戶籍居民中低收入家庭、單身居民修建,售價為商品房價的30%。
用地:一“保”二“摳”
深圳采取一“保”、二“摳”的方式,建立保障性住房土地儲備。在該市編制的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中,保障性住房用地超過了全市居住用地儲備的40%,并優(yōu)先單列用地指標,明確具體地塊和空間布局,嚴禁挪作他用;在年度用地計劃中,如保障性住房用地未得到落實,不得安排其他住房建設用地。
借鑒香港軌道交通建設和運營的成功經驗,深圳嘗試在地鐵段站建設保障性住房。目前,深圳開始在前海、塘朗、蛇口西等地鐵沿線建設保障性住房,建筑總面積100多萬平方米,可提供保障性住房2.2萬套。
同時,深圳通過城市更新配建、鼓勵企業(yè)利用自有用地配建、拆遷“統(tǒng)建上樓”等方式,創(chuàng)新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應模式。
建設:以“創(chuàng)”促“快”
“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打破住房保障建設的‘瓶頸’。”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副局長洪海靈說。深圳以多個領域的創(chuàng)新,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步伐。
龍華拓展區(qū)1.1萬套保障性住房是深圳迄今建設規(guī)模最大的住房保障項目。通過公開招標,深圳采取房地產企業(yè)牽頭,勘察、設計、施工共同組建聯(lián)合體的代建總承包模式,由房地產企業(yè)負責完成項目建設的全過程。目前,萬科、招商等大牌開發(fā)商都以代建總承包模式進入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建設明顯加快。
操作:以“公”促“和”
深圳在住房保障發(fā)展規(guī)劃中倡導“貧富混合社區(qū)”,避免造成社會不穩(wěn)定。針對近年深圳保障性住房租售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的問題,市住房和建設局將對弄虛作假的保障性住房申請者進行處罰。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局長李榮強表示,深圳將加快完善住房保障體系的相關配套措施,建立、健全涵蓋住房保障定價、申請、輪候、租售、維護等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政策法規(guī)和科學、高效的操作規(guī)程,維護住房保障的公正和公平。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