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搶占優質房源再轉手 北京11月二手房退房近2800套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來自北京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北京二手房退房量高達2790套,退房率為16.6%,創下4月新政后的新高。以該協會推算出的11月北京單套二手房178萬元成交均價計算,2790套退房…
來自北京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北京二手房退房量高達2790套,退房率為16.6%,創下4月新政后的新高。以該協會推算出的11月北京單套二手房178萬元成交均價計算,2790套退房共涉及金額近50億元。
如此畸高的退房率,伴隨的是同期樓市量價齊升。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顯示,11月北京樓市期房住宅總成交量達到10107套,環比大漲46.6%;預售房源均價達23629元/平方米,環比上漲9.2%。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過多方采訪后得知,這種看似矛盾的結合,緣于部分中介行業先將優質房源網簽并“囤積”下來,待遇到合適買方時,再辦理退房后賣給買方,從而人為推高了退房率。此外,還包括11月北京大量保障房入市,部分中低收入者主動退房加入保障房行列等原因。
先網簽獨占優質房源
陳輝(化名),從事房地產中介行業已有七八年的歷史。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11月北京樓市回暖與二手房退房率創新高這對矛盾拋出來時,他笑著說,表面上看,樓市反彈則退房率應該下降,但實質上,恰恰因為11月北京樓市轉好,間接推高了二手房的退房率。
就在記者疑惑之時,他進一步解釋說,房源是中介行業參與競爭的最大籌碼。在競爭中,一些中小中介公司為了獨占房源,往往會暗自先墊付一筆資金,從而將一些優質房源,如重點學區房或市區稀缺地段的房源進行網簽,然后再兜售。待合適的買方出現時,再辦理退房,賣給買家,重新辦理簽約手續。11月北京樓市回暖,類似房源搶奪戰愈演愈烈,這種做法也人為地推高了退房率。
北京美聯物業副總經理楊明麗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補充說,10月底北京中介行業開始盛傳國家將出臺“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可能規定二手房業主只能與一家中介公司簽訂獨家委托買賣合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房地產市場監管司司長沈建忠11月初對外透露,為改變中介行業規范缺失現狀,住建部將很快出臺“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該辦法將涉及房地產經紀人員、機構以及活動,違規行為監管、資金監管等方面,尤其是一些惡意炒房囤房等違反公平競爭的市場行為。如果此規定成行,將加強大型中介公司在市場中的份額,中小型中介公司的競爭力將被削弱,因此一些中小型中介公司鑒于恐慌心理,紛紛將一些優質房源先行網簽,待有人接手買入時,再退房轉賣。
中介攜手業主炒房
此外,陳輝還透露,時下一些中介從業人員聯手業主炒房,也是二手房退房率高企的重要原因。
他指出,二手房房源主要受中介公司和業主控制。當購房者到中介公司委托買房后,中介公司會提前和業主商量,包括價格怎么確定等問題。同時,中介從業人員或業主會委托關系人扮作另一買方參與競價,制造房源緊張及競爭激烈假象,推高報價。這種情況下的報價,一般會遠高于成交房源應有的市場價格,因此當真正的買方在網簽后發現價格虛高,可能選擇舍棄先前已交的訂金,中途退房。
陳輝認為,11月的CPI高達5.1%,創28個月來的新高,普通居民的切身體可能會遠超這一數值。再加上11月初以來,北京樓市迅速反彈,于是手中有一定現金量,待價入市的購房者恐慌性入市。在這種背景下,一些中介從業人員攜手業主趁機炒房的現象更趨明顯,一些倉促入市的購房者也容易上當受騙。
保障房助推部分買家退房
此外,北京保障房項目入市步伐加快,一定程度上也擠占了商品房交易市場。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顯示,自9月底以來,北京已先后有12個保障房項目入市,如康惠園、康秀嘉園、邑尚佳苑、朝新嘉園等。
偉業我愛我家副總經理胡景暉對此分析認為,北京市政府為了沖刺2010年保障房建設任務,促使大量保障房項目于年底入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中獲悉,一些中低端二手房買方,包括一些已交了定金或辦了網簽的買方,在保障房加速上市時意外獲得保障房,或者認為自己有希望得到保障房,從而臨時中途退房,加入保障房行列。
此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廣東刀客地產研究機構總經理謝逸楓認為,北京樓市相關政策的輪番轟炸,促使大部分投資投機型熱錢及部分行業資金撤離二手房市場,也會推高退房率。11月北京新房供應量大增,也搶走了一些二手房買主,包括可能已辦理了網簽的一些買方。
在采訪中,記者還得知,由于CPI高漲,助推房價上漲預期,10月底以來,倉促入市的人群中,還包括一些首付也難以負擔的購房者。他們為了買一套二手房,冒險聯手擔保貸款公司,由后者為自己提供首付款,從而將房貸辦理下來,然后再逐漸償還銀行的月供和以約定的方式還擔保貸款公司的首付款和相關中介服務費。這部分人由于償還壓力巨大,隨時可能面臨斷供及退房的危險。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