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年內賣地2000億無懸念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12月4日,滬上12月的首次土地拍賣迎來了四幅純宅地的出讓,廣州恒大豪擲41.76億元,將四幅地塊盡數收入囊中,分別位于松江區和嘉定區,四幅地不僅樓板價全部破萬,其中松江區兩幅宅地總價分別…
12月4日,滬上12月的首次土地拍賣迎來了四幅純宅地的出讓,廣州恒大豪擲41.76億元,將四幅地塊盡數收入囊中,分別位于松江區和嘉定區,四幅地不僅樓板價全部破萬,其中松江區兩幅宅地總價分別為7.84億元和6.32億元,溢價率分別高達126.6%和134.0%。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總監宋會雍分析認為,今年土地市場從一個不均衡(早些年一二線冷,三四線熱)走向另一個不均衡(現在三四線冷,一二線熱)。不均衡的表現在于一個是地價高,而另一個是出讓土地多。開發商都往一二線城市跑了,政府適時推地,所以就形成這個局面:價格高且交投活躍。
德佑地產研究總監陸騎麟表示,隨著房地產金融的大熱,房企在一線城市拿地也能夠獲取各方資金較大的支持。不過,陸騎麟同時指出,由此導致的一線城市地價上漲將推動新一輪的房價上漲,甚至可能引發新一輪的調控出現。
值得一提的是,12月上海待出讓36幅地塊,總面積146萬平方米,規劃建筑面積近300萬平方米,起始價達到190.91億元,另有5宗地塊采取招標的方式出讓。截至11月29日,上海年內已經實現土地出讓收入1879億元,加上12月4日的,可預見,今年上海賣地收入超過2000億元已無太大懸念,而這也將創下滬上土地出讓收入之最。
恒大大舉進軍京滬也正是今年房企對一二線城市市場趨之若鶩的一個縮影,此前的11月29日,今年上海新單價紀錄產生,永泰地產以11.04億拿下黃浦區淮海中路商業地,樓板價42821元/平米,溢價47%。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指出,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繼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出臺地方調控措施后,廈門、南昌、沈陽等二線城市樓市調控拉開階段性“收緊”序幕。在樓市政策短期“收緊”的市場背景下,開發企業勇奪“地王”,有著其深層次的市場背景和原因。
首先,調控城市年底大力推地,2014年也將加大土地供應,甚至有的城市明確提出2014年全市住宅用地計劃供應量為2013年計劃供應量的120%,力爭130%,一二線城市供地量的增加,這等于向市場“扔肉”,這對于今年銷售業績普遍好轉資金面寬裕的房企來講,拿地需求已如饑似渴,將引來品牌房企對于優質地塊的爭奪戰,“地王”現象不可避免。
其次,房企的布局策略一般是中長期性的,不是短期性的,不會因為短期內地方政府的“階段性”的收緊措施而改變,反而有可能趁機在一二線城市加碼拿地,謀求市場深耕與逆勢擴張的機會。
對于明年市場,多名中介機構人士則指出,明年的市場走勢將趨平穩。但今年高價拿地的房企風險也并非不存在。宋會雍認為,隨著房產稅試點的出臺,加上不動產登記整合,二手房市場會有擠出效應,對一手市場會產生一定影響。“到時房企在銷售價格上硬扛的結果就是減少成交,而經歷過2008年的市場,大部分房企已經學會應勢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