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催生糾結購房人 為避稅約好4月過戶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和趕著去辦理過戶手續的買房人相比,劉先生心情更為焦慮、復雜。不知道是立即去辦手續好,還是繼續等待。過春節之前,他剛剛買下了麒麟門的某樓盤一套130平米的二手房,總價123萬元。房主的產…
和趕著去辦理過戶手續的買房人相比,劉先生心情更為焦慮、復雜。“不知道是立即去辦手續好,還是繼續等待。”過春節之前,他剛剛買下了麒麟門的某樓盤一套130平米的二手房,總價123萬元。房主的產權證信息顯示,到今年4月2日房子購買滿五年。由于年前房價上漲的勢頭越來越猛,二手房也賣得非常俏,首次買房的小劉急著想把房子的事快點定下來。
在中介公司的建議下,小劉和房主提前簽約,之后小劉先向房主支付了首付款30萬元,以及中介傭金總額的50%約2萬多元。
同時約定:4月2日之后,雙方去辦理正式的買賣過戶手續。這樣既可以免繳5.5%的營業稅,又不用承擔節后房價繼續上漲的風險。
但他沒想到,上周五調控新政突然公布了,小劉頓時陷人尷尬的境地。“房主賣的這套房不是他的唯一住房,如果二手房交易個稅按轉讓所得的20%計征,稅費一下子要多出至少14萬元;如果我趕在這兩天先去過戶,則要多出至少7萬多元的營業稅。真是兩難!”
他一方面想賭一把,南京的落地政策在4月2日之后才生效,這樣他不需要付出任何費用;但另一方面又擔心這場等待的風險很大,但現在就去辦理過戶,到時候南京的落地政策并非如此嚴厲,自己還是要損失7萬元的營業稅。
這三天以來,小劉一直在請求房主適當降些價,這兩天就去辦過戶,這樣雙方都避免了最大的風險。
但由于簽約時雙方約定,房主獲得的是“凈得價”,也就是說:無論什么稅費,都由小劉承擔,所以房主并不樂意降價。
雙方“拉鋸”多日,房主考慮到小劉如果選擇違約、放棄購房,新政之后二手房或將非常難賣,勉強同意降價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