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大代表:房產稅不應簡單增加稅負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昨日,一則北京即將開征房產稅的消息引爆房地產市場,北京地稅局隨后緊急辟謠,中國樓市也因此再次繃緊了神經。房產稅的走向撲朔迷離,近日在上海市兩會現場,《第一財經日報》就此采訪了多位…
昨日,一則“北京即將開征房產稅”的消息引爆房地產市場,北京地稅局隨后緊急辟謠,中國樓市也因此再次繃緊了神經。
房產稅的走向撲朔迷離,近日在上海市兩會現場,《第一財經日報》就此采訪了多位人大代表,他們認為,房產稅問題很復雜,后續還要看國家的統一部署。
2011年1月,重慶、上海率先開征房產稅。上海房產稅施行兩年以來,上海房價雖然停止了暴漲,總體卻并未下降。據上海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統計,2012年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22461元/平方米,比2011年上漲2.04%,漲幅比2011年的1.4%有所增加。
上海市統計局數據則顯示,2012年1~12月,上海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9.7%,本市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增長8.1%。
對此,上海市人大代表、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表示:“現有的房產稅主要是對稅制的完善,對房地產價格調控作用不大。”在他看來,這兩年房地產消費結構已經完全變化,炒房投機的人群已經不多,市場更多的還是剛性需求。因此,推行房產稅對房地產業的打擊并不會太大,其目的也并非為了降低房價。
目前,上海房產稅開征范圍僅針對新增購房,而非存量房,而重慶則偏重高檔住房,但涉及存量與增量。對于兩地的試點經驗,官方和學界均在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經驗總結。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實城集團總經理倪建達認為,只針對新房而不針對存量房征收房產稅并不公平。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韋森也曾對本報記者說,房產稅普征才公平。
然而,要普征房產稅就必須對全市已有和新增的房地產信息進行普查和系統化。張玉良認為,推行房產稅必須有信息工具的配套,雖然現在房地產信息在做,但還需要完善。
張玉良說,推行房產稅并不應該簡單地增加新稅負,而應統籌考慮已有的稅負,對稅收進行系統性的改革和完善。他舉例說,房地產開發商的稅收實際上會轉嫁給消費者,與國外明確標明的消費稅不同,這種轉嫁是隱形的。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曾撰文表示,擴大房產稅試點范圍的改革和擴征的方向已經明確,但具體如何擴圍仍需加強頂層設計。國家稅務總局總會計師汪康則對媒體稱,中國覆蓋更多城市的房產稅方案可能難以推出。
據財政部的公開資料,2012年全國房產稅實現收入1372.49億元,同比增長24.5%,與上年增速基本持平。資料分析,房產稅收入平穩增長的主要原因除了房屋租賃價格上升之外,2011年下半年試點開始將地價計入房產計稅原值,也使得2012年上半年房產稅翹尾增收。